词典 信手 信手的意思
xìnshǒu

信手

简体信手
繁体
拼音xìn shǒu
注音ㄒㄧㄣˋ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基本含义

形容做事熟练自然,毫不费力。

信手的意思

信手 [xìn shǒu]

1. 随手。

低眉信手续续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at random;]

信手 引证解释

⒈ 随手。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説尽心中无限事。”
金 元好问 《山居》诗之二:“诗肠搜苦怯茶甌,信手拈书却枕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安氏 从舅善鸟銃;郊原逐兔,信手而发,无得脱者。”
沈从文 《烟斗》:“信手翻去,信口来读,希望从古人诗句中得到一点安慰。”


国语词典

信手 [xìn shǒu]

⒈ 随手。

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信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恪守释义:严格遵守:恪守中立。 恪守不渝。

信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手释义:随手:信手挥霍。 信手写来。
    • 2.
      兴会释义: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乘一时的兴会,信手写了这首诗。
    • 3.
      医国释义:⒈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九辩》文。”明 唐寅《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⒉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清 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 4.
      康生释义:康生(1898-1975):山东诸城大台乡(今属胶南)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审查委员,追随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1937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情报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以“抢救失足者”为名,采用逼供信手段,制造多起冤案。建国后,长期养病。“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林彪、江青相勾结,直接参与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5年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公布了他
    • 5.
      悦口释义:适口,可口。 语本《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明 王琼《双溪杂记》:“虽曰信手杂録,而举一事寓一理,使读者忘倦,如芻豢之悦口,斯不为徒言矣。”
    • 6.
      成趣释义:使人感到兴趣;有意味:湖光塔影,相映成趣。 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 7.
      漫成释义:⒈徒成,枉成。⒉随意写成,信手写就。
    • 8.
      漫题释义:信手书写的文字。
    • 9.
      画地成图释义: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 10.
      裁云释义:裁剪行云。 比喻裁剪技艺精妙新巧。唐 李义府《堂堂词》之一:“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清 李渔《奈何天·忧嫁》:“催妆未了,又復劝更衣,信手裁云不度肌,穿来宽窄称腰围,低徊。只恐他年,较此增肥。”
    • 11.
      费隐释义:谓政治主张不同则隐居不仕。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郑玄 注:“言可隐之节也。费犹佹也,道不费则仕。”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明 叶子奇《草木子·原道》:“中和以性情言之,中庸以德行言之,费隐又以人物兼观之,此理之无乎不在,信手拈来,头头皆是,吁,其妙矣乎!”清 魏源《<曾子章句>序》:“不越户庭,明天察地,体用,费隐贯於一、不遗不御也。”
    • 12.
      过硃释义:⒈加盖印章。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予后晤 韩胄君,詰其故。韩 曰:‘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钩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歧路灯》第七一回:“惟有这位老爷性急,并不与内边师爷商量,当堂就批,发房就叫填榜;堂上问完了事,就要过硃。”⒉谓将御笔增改的诏书过录至他本。因御笔多用朱笔,故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凡御笔增改,遵録他本,谓之过硃。”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学士职过硃,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关键。”
    • 13.
      远程教育释义:指利用通信手段开展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为依托,利用数字多媒体通信网,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
    • 14.
      通信兵释义:主要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兵种。 由固定通信、野战通信、通信工程、指挥自动化、观通、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和分队组成。以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实施不间断的通信联络,建立和管理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组织实施观通、导航、军邮勤务等。
    • 15.
      随手释义:⒈随即;立刻。⒉顺手;顺便。⒊信手;随便。
    • 16.
      魇样释义:亦作“魘阳”。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或致灾祸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刘官人 见有了 十二嫂,又是个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説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 十二嫂 假借旧衣之事:‘今如此多子,可见魘样之説不为虚妄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杨 家住居南边有大木一株,荫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未间,行人不可过此,恐有奇祸。’……果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木忽然摧扑下来,盈塞街市。两旁房屋,略不少损。这都是 杨抽马 魘样过了,所以如此。”明 无名氏《四贤记·挑

信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手释义:随手:信手挥霍。 信手写来。
    • 2.
      兴会释义:因偶然有所感受而发生的意趣:乘一时的兴会,信手写了这首诗。
    • 3.
      医国释义:⒈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九辩》文。”明 唐寅《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⒉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清 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 4.
      康生释义:康生(1898-1975):山东诸城大台乡(今属胶南)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审查委员,追随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1937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情报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以“抢救失足者”为名,采用逼供信手段,制造多起冤案。建国后,长期养病。“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林彪、江青相勾结,直接参与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5年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公布了他
    • 5.
      悦口释义:适口,可口。 语本《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明 王琼《双溪杂记》:“虽曰信手杂録,而举一事寓一理,使读者忘倦,如芻豢之悦口,斯不为徒言矣。”
    • 6.
      成趣释义:使人感到兴趣;有意味:湖光塔影,相映成趣。 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 7.
      漫成释义:⒈徒成,枉成。⒉随意写成,信手写就。
    • 8.
      漫题释义:信手书写的文字。
    • 9.
      画地成图释义: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 10.
      裁云释义:裁剪行云。 比喻裁剪技艺精妙新巧。唐 李义府《堂堂词》之一:“鏤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清 李渔《奈何天·忧嫁》:“催妆未了,又復劝更衣,信手裁云不度肌,穿来宽窄称腰围,低徊。只恐他年,较此增肥。”
    • 11.
      费隐释义:谓政治主张不同则隐居不仕。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郑玄 注:“言可隐之节也。费犹佹也,道不费则仕。”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明 叶子奇《草木子·原道》:“中和以性情言之,中庸以德行言之,费隐又以人物兼观之,此理之无乎不在,信手拈来,头头皆是,吁,其妙矣乎!”清 魏源《<曾子章句>序》:“不越户庭,明天察地,体用,费隐贯於一、不遗不御也。”
    • 12.
      过硃释义:⒈加盖印章。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予后晤 韩胄君,詰其故。韩 曰:‘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钩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歧路灯》第七一回:“惟有这位老爷性急,并不与内边师爷商量,当堂就批,发房就叫填榜;堂上问完了事,就要过硃。”⒉谓将御笔增改的诏书过录至他本。因御笔多用朱笔,故称。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凡御笔增改,遵録他本,谓之过硃。”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学士职过硃,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关键。”
    • 13.
      远程教育释义:指利用通信手段开展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为依托,利用数字多媒体通信网,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
    • 14.
      通信兵释义:主要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兵种。 由固定通信、野战通信、通信工程、指挥自动化、观通、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和分队组成。以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实施不间断的通信联络,建立和管理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组织实施观通、导航、军邮勤务等。
    • 15.
      随手释义:⒈随即;立刻。⒉顺手;顺便。⒊信手;随便。
    • 16.
      魇样释义:亦作“魘阳”。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或致灾祸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刘官人 见有了 十二嫂,又是个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説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 十二嫂 假借旧衣之事:‘今如此多子,可见魘样之説不为虚妄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杨 家住居南边有大木一株,荫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未间,行人不可过此,恐有奇祸。’……果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木忽然摧扑下来,盈塞街市。两旁房屋,略不少损。这都是 杨抽马 魘样过了,所以如此。”明 无名氏《四贤记·挑

信手造句

1.这篇作品平实生动,彷彿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

2.由于他平时喜欢在写作上下功夫,所以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可以信手拈来,一挥而就。

3.这篇信手拈来的散文,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4.这篇散文,我的构思时间较长,那一日突然心血来潮,提起笔信手拈来。

5.对初中生来说,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不能像母语那样信手拈来,生词就是一大障碍。

6.他的根柢深厚,信手拈来,都成妙笔。

7.信手拈来地便写好一幅对联,字迹十分飘逸。

8.这篇作品平实生动,彷佛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

9.他的根底深厚,信手拈来,都成妙笔。

10.信手拈来地便写好一幅对联,字跡十分飘逸。

11.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就像画家信手随意的一笔,把黑夜描绘的更具诗意。

12.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13.我闲庭信步的走在这四季如春的庭院里,回味着她信手拈来的诗句,回味无穷。

14.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15.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独占鳌头,金榜题名。斩获高分似信手拈来,考入名校如探囊取物。

16.王老师讲课时,许多历史小故事信手拈来。

17.他的文思敏捷,信手拈来,总是佳言妙句。

18.王教授十分博学,讲起课来总是信手拈来,生动有趣。

19.此人谈吐不俗,引文用典,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20.他熟记许多成语,写文章时便能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信手(xin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信手是什么意思 信手读音 怎么读 信手,拼音是xìn shǒu,信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信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