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请 [bào qǐng]
1. 用书面报告请示。
例报请上级批准。
英[report to ask for instructions;]
报请 引证解释
⒈ 用书面报告请示。
例如:报请上级批准。
国语词典
报请 [bào qǐng]
⒈ 以书面报告请示。
例如:「看来这件事,只有报请长官定夺了。」
报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议释义:中国古代刑法对于八种人予以特权的制度。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为辅佐皇帝的能人;“功”指有大功勋的人;“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两品以上的人;“勤”指勤劳之士;“宾”指国宾。这八种人犯死罪,不能直接定罪量刑,要上报朝廷,集体审议后再报请皇帝裁决。唯犯“十恶”罪则不适用此规定,即所谓“十恶不赦”。
- 2.
关决释义:⒈报请决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金史·左企弓传》:“辽 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明 文徵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君立朝未数年,凡閲三部,皆在本科。本科者,凡诸曹章奏,悉从关决。”⒉指决断。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经术隐奥,茫乎其无所适从,泛然而无所关决。”⒊参与决策。唐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唐 柳宗元《潞州兵曹柳君墓志》:“其勾稽摘发,毗赞关决,无不胜职。”
- 3.
关谘释义:⒈征询。《南齐书·郁林王纪》:“乃谋出 高宗 於 西州,中勑用事,不復关諮。”《南齐书·江祏传》:“高宗 虽顾命羣公,而意寄多在 祏 兄弟。至是更直殿内,动止关諮。”⒉禀报请示。《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军兴以来,处事不用律令,竞作新意,临事立制,朝作夕改,至於主者不敢任法,每輒关諮,非为政之体也。”
- 4.
奏奖释义:报请皇帝奖赏。
- 5.
奏奬释义:报请皇帝奖赏。
- 6.
奏谳释义:对狱案提出处理意见,报请朝廷评议定案。
- 7.
审批释义:审查批示(下级呈报上级的书面计划、报告等):报请上级审批。
- 8.
报审释义:报请上级或有关部门审查:设计方案已向城建部门报审。
- 9.
报批释义:报请上级批准:履行报批手续。新项目还没有报批。
- 10.
报捐释义: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 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僕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 陈庆韶 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
- 11.
报请释义: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或请求:报请上级批准。
- 12.
推收释义:旧时民间田宅典当买卖时,报请官府办理产权和赋税的过户手续。
- 13.
申黜释义:报请上司予以革除。
- 14.
诏事释义:谓报请王者授与职事。
- 15.
诏禄释义:报请王者授与俸禄。
- 16.
详文释义:旧时官吏向上级官署陈报请示的文书。清 袁枚《随园随笔·政条》:“今文书申上者号详文。按《左传·成十六年》:‘详以事神。’注:‘善用心曰详。’《宋史·职官志》:‘熙宁 四年置检详官。’疑即详文之所由始。”《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少保据着 萧云仙 的详文,咨明兵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藩臺当日即去见了抚臺,商量要动详文参他。”
- 17.
详请释义:上报请示。
- 18.
详革释义:谓报请革除功名。
- 19.
诳赏释义:谎报请赏。
- 20.
通谒释义:通报请求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