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jùn,(1) 才智出众的人。【组词】:俊杰。俊伟。俊彦(才智杰出的人)。俊爽。俊造(学识造诣很深的人)。(2) 容貌美丽。【组词】:俊俏。俊美。俊秀。俊逸(俊美洒脱,不同凡俗)。英俊。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世说新语·贤媛》“ 陶公 少有大志” 刘孝标 注引 晋 孟盛 《晋阳秋》:“时 豫章 顾荣 或责 羊晫 曰:‘君奈何与小人同舆?’ 晫 曰:‘此寒俊也。’”按,此指 陶侃 。 唐 刘禹锡 《子刘子自传》:“时有寒俊 王叔文 ,以善弈棊,得通籍待詔。” 宋 苏辙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诗:“逃亡已觉依 刘表 ,寒俊应须礼 浩然 。”
1.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寒俊。
⒈ 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引《世说新语·贤媛》“陶公 少有大志” 刘孝标 注引 晋 孟盛 《晋阳秋》:“时 豫章 顾荣 或责 羊晫 曰:‘君奈何与小人同舆?’ 晫 曰:‘此寒俊也。’”
按,此指 陶侃。唐 刘禹锡 《子刘子自传》:“时有寒俊 王叔文,以善弈棊,得通籍待詔。”
宋 苏辙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诗:“逃亡已觉依 刘表,寒俊应须礼 浩然。”
⒈ 出身贫寒而具有才能的人。也作「寒畯」。
引《新唐书·卷一七七·郑薰传》:「薰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