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意思
kàngzhànzhēng

抗日战争

简体抗日战争
繁体抗日戰爭
拼音kàng rì zhàn zhēng
注音ㄎㄤˋ ㄖˋ ㄓㄢˋ ㄓ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抗日战争的意思

抗日战争 [kàng rì zhàn zhēng]

1.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


抗日战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2.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3.
      三八式释义:⒈指日本造“三八式”步枪。⒉指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
    • 4.
      三擦释义:指国民党当局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制造的军事摩擦、人事摩擦和文化摩擦。
    • 5.
      三边释义:⒈汉 时指 匈奴、南越、朝鲜。《史记·律书》:“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⒉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⒊明 时指 延绥、甘肃、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王越 总制 延绥、甘肃、寧夏 三边,驻 固原。”⒋原 安边 及 定边、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毛泽东《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
    • 6.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7.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8.
      中国工农红军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与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党所领导的各地武装力量,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简称红军。
    • 9.
      义勇军释义:人民为了抗击侵略者自愿组织起来的军队。特指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抗日武装。
    • 10.
      交通员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的人员。
    • 11.
      交通大学释义: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校名几经更改,1921年与1928年先后定名为交通大学。抗日战争时曾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复校。1952年成为多科性理工科大学。1956年迁往西安,1957年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分设为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两个学校,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台湾亦有交通大学,校址在新竹市。1979年成立。设理、工、管理三学院。
    • 12.
      人圈释义:特指抗日战争时期,日本 侵略者强迫沦陷区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区。
    • 13.
      伪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对汉奸军队的总称。
    • 14.
      八路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
    • 15.
      公学释义: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 16.
      农救会释义: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 17.
      减租减息释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 18.
      助耕释义:⒈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 19.
      劳武结合释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政策,要求边区军民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 建国后主要用于加强民兵建设。如:认真贯彻劳武结合的原则,一面搞生产,一面搞军事训练。
    • 20.
      北岳区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行政区,地跨河北、山西两省。

抗日战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2.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3.
      三八式释义:⒈指日本造“三八式”步枪。⒉指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
    • 4.
      三擦释义:指国民党当局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制造的军事摩擦、人事摩擦和文化摩擦。
    • 5.
      三边释义:⒈汉 时指 匈奴、南越、朝鲜。《史记·律书》:“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⒉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⒊明 时指 延绥、甘肃、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王越 总制 延绥、甘肃、寧夏 三边,驻 固原。”⒋原 安边 及 定边、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毛泽东《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
    • 6.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7.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8.
      中国工农红军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与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党所领导的各地武装力量,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简称红军。
    • 9.
      义勇军释义:人民为了抗击侵略者自愿组织起来的军队。特指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抗日武装。
    • 10.
      交通员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的人员。
    • 11.
      交通大学释义: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校名几经更改,1921年与1928年先后定名为交通大学。抗日战争时曾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复校。1952年成为多科性理工科大学。1956年迁往西安,1957年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分设为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1959年两部分分别独立成两个学校,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台湾亦有交通大学,校址在新竹市。1979年成立。设理、工、管理三学院。
    • 12.
      人圈释义:特指抗日战争时期,日本 侵略者强迫沦陷区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区。
    • 13.
      伪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对汉奸军队的总称。
    • 14.
      八路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
    • 15.
      公学释义: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 16.
      农救会释义: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 17.
      减租减息释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 18.
      助耕释义:⒈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 19.
      劳武结合释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政策,要求边区军民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 建国后主要用于加强民兵建设。如:认真贯彻劳武结合的原则,一面搞生产,一面搞军事训练。
    • 20.
      北岳区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行政区,地跨河北、山西两省。

抗日战争造句

1.抗日战争中,许多被俘日军在我军感召教育下,反戈一击,成为反法西斯战士。

2.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3.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枯木朽株齐上阵,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不共戴天的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5.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6.抗日战争中,有许多人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成了汉奸。

7.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8.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坚壁清野,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9.抗日战争我们是正义的,得到了广大的国际援助,而日本侵略者却是失道寡助。

10.她是个巾帼英雄,抗日战争时,曾经手刃日军数人。

11.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12.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

13.抗日战争时期,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们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14.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术常常使敌人腹背受敌,处处挨打。

15.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16.抗日战争时期,他萍踪浪迹,四海为家,过着漂荡的生活。

17.抗日战争中,汪精卫可是个里通外国,人人痛骂的大汉奸。

18.白求恩大夫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来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

19.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的战争。

20.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抗日战争是什么意思 抗日战争读音 怎么读 抗日战争,拼音是kàng rì zhàn zhēng,抗日战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抗日战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