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私 [ēn sī]
1. 所宠爱的人。
2. 犹恩惠,恩宠。
4. 恩爱。
恩私 引证解释
⒈ 所宠爱的人。
引《后汉书·桓帝纪》:“於是旧故恩私,多受封爵。”
⒉ 犹恩惠,恩宠。
引唐 杜甫 《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詔许归蓬蓽。”
宋 欧阳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清 赵翼 《六哀诗》之四:“作诗记恩私,长歌以当哭。”
⒊ 恩爱。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某暂时归省,必当速来,以图后会,岂敢有负恩私,夫人乃説此断头话!”
国语词典
恩私 [ēn sī]
⒈ 所宠信的人。
引《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于是旧故恩私,多受封爵。」
⒉ 宠爱、恩惠。
引唐·杜甫〈北征〉诗:「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某暂时归省,必当速来,以图后会。岂敢有负恩私!」
恩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圣私释义:皇上的恩私。
- 2.
官谤释义: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 3.
干纪释义:⒈违犯法纪。 语出《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北齐书·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清史稿·高宗纪一》:“王其严加约束,毋俾干纪。”⒉犹干系;责任。《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虽然学问未充,养他一两科,年还不长,且脱了 鲜于同 这件干纪。”《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这门上是我的干纪,出入都是我通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请把门房锁了,不然,丢了东西是小的们的干纪。”
- 4.
恩隐释义:犹恩私。《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袭养兼年,恩隐周渥。”李善 注:“《国语》注曰:‘隐,私也。’”参见“恩私”。
- 5.
懿范释义:⒈美好的道德风范。 晋 陆云《赠顾骠骑·有皇》诗:“思我懿范,万民来服。”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都督 阎公 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 之懿范,襜帷暂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吕端 等曰:‘践阼初首行此令,哲王之懿范也。’”清 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公少时尝读《义田记》,慕 范文正 之为人,后见 朱子 社仓,益钦仰其懿范。”⒉专用以赞美妇女的好品德。唐 沉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宋 朱熹《挽董安人》诗之一:“闺门传懿范,汤沐盛恩私。”
- 6.
洪私释义:洪大的恩私。
- 7.
燕衎释义:宴饮行乐。 燕,通“宴”。语本《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毛 传:“衎,乐也。”宋 苏轼《赐于阗国进奉人进发前一日御筵口宣》:“汝等奉琛来覲,已事言归,式嘉慕义之诚,宜有劳还之泽。往颁燕衎,祗服恩私。”明 方孝孺《喜友堂铭》:“自其先人,兄弟共居。爰议筑室,燕衎以娱。”清 黄景仁《三月十三日沉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匪曰耽燕衎,古欢合清醥。”参见“宴衎”。
- 8.
甥舅释义:⒈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唐 杜甫《对雨》诗:“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⒉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
- 9.
穷奢极欲释义:也说穷奢极侈。形容生活腐化,奢侈贪婪到了极点。唐郑嵎《津阳门》诗:“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
- 10.
附媚释义:依附巴结。 《新唐书·吴凑传》:“京师苦宫市彊估取物,而有司附媚中官,率阿从无敢争。”唐 郑嵎《津阳门诗》:“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