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记下 记下的意思
xià

记下

简体记下
繁体記下
拼音jì xià
注音ㄐㄧˋ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记录并保留信息或记忆。

记下的意思

记下 [jì xià]

1. 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记下他的错误。

[pen; write; make a record of; put on record;]


记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张一弛释义:《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 2.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3.
      下牲释义: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 4.
      丧拜释义:古代丧礼中持杖期以上的重服者跪拜宾客时的拜礼。以额触地而后拜。《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郑玄 注:“稽顙而后拜曰丧拜。”
    • 5.
      乞活释义:⒈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晋书·东海王越传》:“初,东嬴公 腾 之镇 鄴 也。携 并州 将 田甄、甄 弟 兰 ……等部众万餘人至 鄴,遣就穀 冀州,号为乞活。”⒉逃亡求食的饥民。《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农 惧,率骑百餘奔 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 上白。”《宋书·王镇恶传》:“时有一人 邵平,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户屯城南。”《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马文荣 者,帅乞活千餘户屯 金墉 城南。”胡三省 注:“惠帝 时,并州 饥荒,其吏民随 东燕王 腾 东下,号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粮者,亦曰乞活
    • 6.
      乳婢释义:⒈乳母。《晋书·石勒载记下》:“黎阳 人 陈武 妻一产三男一女……﹝ 石勒 ﹞赐其乳婢一口,穀一百石,杂綵四十匹。”《晋书·石勒载记下》:“堂阳 人 陈猪 妻一产三男,赐其衣帛廩食,乳婢一口,復三岁勿事。”⒉年幼的婢女。宋 洪迈《夷坚丁志·史翁女》:“邠 起便旋,翁使乳婢秉烛从,姿色亦可悦。”
    • 7.
      二进制释义:根据“逢二进一 ”的法则进行计数时,每两个相同的单位组成一个和它相邻的较高的单位,这种计数法叫做二进制计数 法,简称二进制。 用二进制记下的数叫二进数。用二进制计数时,只需用两个独立的符号“0”和“1” 来表示。如二进制的100是十进制的4,二进制的1101是十进制的13。
    • 8.
      伟才释义:⒈卓越的才能。《后汉书·崔骃传》:“﹝ 駰 ﹞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上·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⒉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谢安、桓冲,江表 伟才,可谓 晋 有人焉。”
    • 9.
      公辅释义: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汉书·孔光传》:“光 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太傅、太师,歷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新五代史·杂传·李鏻》:“因为 鏻 置酒,问其副使 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是时 延州 张芥航 先生为 南河 河帅,亦赋七律四章云:‘……身小已凝公辅器,文成知噪凤鸞翔。’”章炳麟《箴新党论》:“备位公辅,自名知学,百家成説,未能研精。”
    • 10.
      六韵诗释义:律诗的一种。多为五言。六韵十二句。科举时代特指试帖诗。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司农少卿 杨敬之 小女,年十三,以六韵诗题此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谁知把个诗倒了平仄,六韵诗我又只作了十句,给他落了一韵,连个復试也没巴结上。”
    • 11.
      凶猾释义:⒈凶顽狡诈。 亦指凶顽狡诈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韦庶人 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 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⒉凶恶狡猾。明 唐顺之《叙广右战功》:“而 韦扶諫 者,马平 四都 猺 贼,弩中知府膊者也,兇猾甚。”
    • 12.
      刲割释义:⒈屠宰。《礼记·杂记下》“其衈皆于屋下”汉 郑玄 注:“衈谓将刲割牲以衅,先灭耳旁毛荐之。”《北史·齐纪中》:“庚辰,詔丘郊禘袷时祭,皆市取少牢,不得刲割,有司监视,必令丰备。”唐 罗隐《谗书·题神羊图》:“羊有贪狠性,人有刲割心。”⒉指外科手术。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神输之鍼,灼艾之治,于足治头,于背治匈,远西刲割之医弗能为也。”
    • 13.
      前典释义:⒈前代的典则。《后汉书·郎顗传》:“今陛下圣德中兴,宜遵前典,惟节惟约,天下幸甚。”《宋书·礼志四》:“ 魏明帝 有爱女曰 淑涉 ,三月而夭,帝痛之甚,追封諡为 平原懿公主 。葬於南陵,立庙京师。无前典,非礼也。”⒉前代的典籍。《晋书·苻坚载记下》:“ 高辛 有 熊泉 之役, 唐尧 有 丹水 之师,此皆著之前典,昭之后王。” 宋 范仲淹 《礼义为器赋》:“前典可稽,格言斯启。”
    • 14.
      包戈释义:把武器裹扎起来。 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武王 克 殷 返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孔颖达 疏:“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宋 欧阳修《东阁雨中》诗:“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宋 司马光《辞免馆件札子》:“况圣朝包戈,专以文德怀抚北夷。”
    • 15.
      危惙释义:指病危。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季龙 ﹞谋召之,惧其不入,乃伪言其母哀过危惙。”唐 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臣且危惙,餘年几何?”宋 郭彖《睽车志》卷四:“常州 华严寺 僧 道良,为知库数年,多所乾没,忽卧病危惙。”
    • 16.
      台鼎释义: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语本 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唐 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明 沉采《千金记·谒相》:“昔为刀笔之流,今居台鼎之职。”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 17.
      吉拜释义:古礼九拜之一。 先拜手而后稽颡。《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参见“九拜”。
    • 18.
      吊礼释义:⒈吊丧的礼制。《礼记·杂记下》:“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而弔。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弔礼。”《左传·文公九年》“秦 人归 僖公、成风 之襚,礼也”唐 孔颖达 疏:“﹝ 秦 康公 ﹞追赠 僖公,并及 成风,假弔礼而行,故曰礼也。”⒉古时凶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荒礼哀凶札,以弔礼哀祸烖。”
    • 19.
      啓颡释义:即稽颡。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晋书·苻坚载记下》:“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 20.
      土禁释义:不能动土的禁忌。迷信说法,掘土要躲避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招致灾祸。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陈状元犯土禁》:“术家有太岁、大将军之説,凡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犯者輒不利。其説皆出之阴阳家,前史所未闻也。”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陈状元犯土禁》:“不一二年,观察卒。未几,蒋夫人 亦卒,咸以为犯土禁所致云。”

记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张一弛释义:《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比喻宽严要互相补充,交替使用。今也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有紧有松,劳逸结合。张:弓上弦。弛:弓卸弦。
    • 2.
      三虞释义:⒈三次虞祭。《仪礼·士虞礼》:“三虞,卒哭。他用刚日,亦如初。”郑玄 注:“虞,丧祭名。虞,安也。骨肉归於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三祭以安之。”《礼记·杂记下》:“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宋 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拥涂看卤部,谁为毕三虞?”⒉三位掌川泽之官。《国语·齐语》:“市立三乡,泽立三虞。”韦昭 注:“《周礼》有泽虞之官,虞,度也。掌度知川泽之大小及所生育者。”⒊三条安民的禁令。《逸周书·丰谋》:“三虞:一,边不侵内;二,道不敺牧;三,郊不留人。”孔晁 注:“虞,乐也。设此三禁所以悦
    • 3.
      下牲释义: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 4.
      丧拜释义:古代丧礼中持杖期以上的重服者跪拜宾客时的拜礼。以额触地而后拜。《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郑玄 注:“稽顙而后拜曰丧拜。”
    • 5.
      乞活释义:⒈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晋书·东海王越传》:“初,东嬴公 腾 之镇 鄴 也。携 并州 将 田甄、甄 弟 兰 ……等部众万餘人至 鄴,遣就穀 冀州,号为乞活。”⒉逃亡求食的饥民。《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农 惧,率骑百餘奔 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 上白。”《宋书·王镇恶传》:“时有一人 邵平,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户屯城南。”《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马文荣 者,帅乞活千餘户屯 金墉 城南。”胡三省 注:“惠帝 时,并州 饥荒,其吏民随 东燕王 腾 东下,号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粮者,亦曰乞活
    • 6.
      乳婢释义:⒈乳母。《晋书·石勒载记下》:“黎阳 人 陈武 妻一产三男一女……﹝ 石勒 ﹞赐其乳婢一口,穀一百石,杂綵四十匹。”《晋书·石勒载记下》:“堂阳 人 陈猪 妻一产三男,赐其衣帛廩食,乳婢一口,復三岁勿事。”⒉年幼的婢女。宋 洪迈《夷坚丁志·史翁女》:“邠 起便旋,翁使乳婢秉烛从,姿色亦可悦。”
    • 7.
      二进制释义:根据“逢二进一 ”的法则进行计数时,每两个相同的单位组成一个和它相邻的较高的单位,这种计数法叫做二进制计数 法,简称二进制。 用二进制记下的数叫二进数。用二进制计数时,只需用两个独立的符号“0”和“1” 来表示。如二进制的100是十进制的4,二进制的1101是十进制的13。
    • 8.
      伟才释义:⒈卓越的才能。《后汉书·崔骃传》:“﹝ 駰 ﹞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上·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⒉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谢安、桓冲,江表 伟才,可谓 晋 有人焉。”
    • 9.
      公辅释义: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汉书·孔光传》:“光 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太傅、太师,歷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新五代史·杂传·李鏻》:“因为 鏻 置酒,问其副使 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是时 延州 张芥航 先生为 南河 河帅,亦赋七律四章云:‘……身小已凝公辅器,文成知噪凤鸞翔。’”章炳麟《箴新党论》:“备位公辅,自名知学,百家成説,未能研精。”
    • 10.
      六韵诗释义:律诗的一种。多为五言。六韵十二句。科举时代特指试帖诗。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司农少卿 杨敬之 小女,年十三,以六韵诗题此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谁知把个诗倒了平仄,六韵诗我又只作了十句,给他落了一韵,连个復试也没巴结上。”
    • 11.
      凶猾释义:⒈凶顽狡诈。 亦指凶顽狡诈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韦庶人 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 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⒉凶恶狡猾。明 唐顺之《叙广右战功》:“而 韦扶諫 者,马平 四都 猺 贼,弩中知府膊者也,兇猾甚。”
    • 12.
      刲割释义:⒈屠宰。《礼记·杂记下》“其衈皆于屋下”汉 郑玄 注:“衈谓将刲割牲以衅,先灭耳旁毛荐之。”《北史·齐纪中》:“庚辰,詔丘郊禘袷时祭,皆市取少牢,不得刲割,有司监视,必令丰备。”唐 罗隐《谗书·题神羊图》:“羊有贪狠性,人有刲割心。”⒉指外科手术。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神输之鍼,灼艾之治,于足治头,于背治匈,远西刲割之医弗能为也。”
    • 13.
      前典释义:⒈前代的典则。《后汉书·郎顗传》:“今陛下圣德中兴,宜遵前典,惟节惟约,天下幸甚。”《宋书·礼志四》:“ 魏明帝 有爱女曰 淑涉 ,三月而夭,帝痛之甚,追封諡为 平原懿公主 。葬於南陵,立庙京师。无前典,非礼也。”⒉前代的典籍。《晋书·苻坚载记下》:“ 高辛 有 熊泉 之役, 唐尧 有 丹水 之师,此皆著之前典,昭之后王。” 宋 范仲淹 《礼义为器赋》:“前典可稽,格言斯启。”
    • 14.
      包戈释义:把武器裹扎起来。 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武王 克 殷 返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孔颖达 疏:“或以虎皮有文,欲以见文止武也。”宋 欧阳修《东阁雨中》诗:“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宋 司马光《辞免馆件札子》:“况圣朝包戈,专以文德怀抚北夷。”
    • 15.
      危惙释义:指病危。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季龙 ﹞谋召之,惧其不入,乃伪言其母哀过危惙。”唐 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臣且危惙,餘年几何?”宋 郭彖《睽车志》卷四:“常州 华严寺 僧 道良,为知库数年,多所乾没,忽卧病危惙。”
    • 16.
      台鼎释义: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语本 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唐 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明 沉采《千金记·谒相》:“昔为刀笔之流,今居台鼎之职。”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 17.
      吉拜释义:古礼九拜之一。 先拜手而后稽颡。《礼记·杂记下》:“三年之丧,以其丧拜;非三年之丧,以吉拜。”参见“九拜”。
    • 18.
      吊礼释义:⒈吊丧的礼制。《礼记·杂记下》:“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而弔。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弔礼。”《左传·文公九年》“秦 人归 僖公、成风 之襚,礼也”唐 孔颖达 疏:“﹝ 秦 康公 ﹞追赠 僖公,并及 成风,假弔礼而行,故曰礼也。”⒉古时凶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荒礼哀凶札,以弔礼哀祸烖。”
    • 19.
      啓颡释义:即稽颡。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晋书·苻坚载记下》:“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 20.
      土禁释义:不能动土的禁忌。迷信说法,掘土要躲避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招致灾祸。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陈状元犯土禁》:“术家有太岁、大将军之説,凡动土迁移者,必避其方,犯者輒不利。其説皆出之阴阳家,前史所未闻也。”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陈状元犯土禁》:“不一二年,观察卒。未几,蒋夫人 亦卒,咸以为犯土禁所致云。”

记下造句

1.演讲者讲得太快了,他只能匆匆记下几个支离破碎的字。

2.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3.青春,是一笔笔记下的每个病害,是一镐镐凿除的每处隐患,是一次次精心的检修、细心的核对;是声声快门里的精彩画面,是根根线条中的设计蓝图,是十指飞快的文字生涯。

4.白的,就记下来。事实上,用了很多典故的诗不一定是好诗,好诗多是仿佛脱口而出。

5.因此列举这一小部分事,显明他的许多行为。记下来了但没有韵律,总之情感真挚而不考虑文采。

6.历史记下了他的功绩。

7.怎么才算有哲理得看你自己了,而且你这样问还不如自己再看一遍,觉得好就暂停记下来嘛。

8.我给的这个较繁琐,但我从小学无意间看到就记下了,印象尤为深刻,也许会有友友听过,愿与大家共享。

9.记下了报告的简要内容。

10.我从初中记下来到现在,常常去背,无论失意也好,迷茫也好,得意也好,开朗也好,其中的话都有补益。

11.但我们相互认识了,我们没有留下岁月的足迹,却记下了走过的痕迹。

12.人生是一条路,坎坷的身躯记下出你少年的远足和青年的回归。

13.为了让同学们记下来,老师把前面讲过的内容又重复了一遍。

14.为了让同学们记下来,老师又重复了一遍。

15.新的想法层出不穷,我甚至都来不及记下来。

记下(ji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记下是什么意思 记下读音 怎么读 记下,拼音是jì xià,记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记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