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 [hé yáng]
1.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英[Heyang;]
河阳 引证解释
⒈ 黄河 北岸。
引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君居 淄 右,妾家 河 阳。”
元 袁桷 《清明》诗:“河 南禁酒 河 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
⒉ 晋 潘岳 曾任 河阳 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 潘岳。
引唐 王维 《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夺 河阳 之美。”
宋 苏辙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河阳 罢后成南圃, 彭泽 归来卧北窗。”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二:“容易 河阳 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国语词典
河阳 [hé yáng]
⒈ 阳,山之南、水之北。河阳泛指河水之北。
引《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二》:「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⒉ 地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引《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⒊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故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
引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河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命释义:⒈周 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的官阶。《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杜预 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纪上》:“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职。南朝 梁 刘孝绰《上虞乡亭观涛津诸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无貲徒有任,一命忝为郎。”唐 白居易《松斋自题》诗:“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生於富家,长在名门,难道没几个好亲眷,何不去借贷,为求官之资,倘得一命,偿之有日。”⒉相同的命运。汉 王充《论衡·气寿》:“
- 2.
冀北释义:⒈《左传·昭公四年》:“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秦 西 冀 北,实多骏驥。”因以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东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⒉指游牧地区。明 夏完淳《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 冀 北。”
- 3.
冀野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 北之野,而马羣遂空。 ”因以“冀野”指人材聚积之地。
- 4.
凡典释义:常典;一般准则。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仲尼 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 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唐 孔颖达 疏:“此三事皆违凡典,变旧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恐人不信,须圣言以为证,故特称 仲尼 以明之。”
- 5.
出降释义:⒈投降;归顺。 《后汉书·岑彭传》:“﹝ 朱鮪 ﹞乃面缚,与 彭 俱诣 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復令 彭 夜送 鮪 归城。明旦,悉其众出降,拜 鮪 为平狄将军,封 扶沟侯。”《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钟会 攻围 汉 乐 二城,遣别将进攻 关口,蒋舒 开城出降,傅僉 格鬭而死。”《新唐书·东夷传·高丽》:“明年正月,勣 引道次 新城 ……城人缚戍酋出降。”清 蒋良骐《东华录》卷二:“明 副将标下官 李丰 率兵薙髮出降。”⒉帝王之女出嫁。因帝王位处至尊,故称降。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太和公主 出降
- 6.
北群空释义: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 一过 冀北 之野,而马羣遂空。夫 冀北 马多天下,伯乐 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羣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后常以喻无人才。
- 7.
单父释义:⒈春秋 鲁国 邑名。 故址在今 山东省 单县 南。孔子 弟子 宓子贱 为 单父 宰,甚得民心,孔子 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晋 潘尼《赠河阳》诗:“密生 化 单父,子奇 莅 东阿;桐乡 建遗烈,武城 播弦歌。”唐 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 单父 心。”⒉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 单父圣。
- 8.
卧鼓释义: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李贤 注:“卧犹息也。”北周 庾信《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唐 钱起《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 莒 矣。”清 龚炜《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 9.
四韵释义:亦称“四韵诗”。由四韵八句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言、七言律诗。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 潘 江,各倾 陆 海云尔。”唐 韩愈《送温造处士赴河阳军序》:“留守相公为四韵诗歌其事。愈 因推其意而叙焉。”《宋史·五行志三》:“大观 初,甘露降於 九成宫 帝鼐室。三年冬,降于尚书省及六曹,御製七言四韵诗赐执政已下。”
- 10.
回图使释义:⒈五代 和 北宋 时 契丹 设置的掌管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事宜的官。《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初,河阳 牙将 乔荣 从 赵延寿 入 契丹,契丹 以为回图使。”胡三省 注:“凡外国与中国贸易者,置回图务,犹今之回易场。”⒉五代 和 北宋 时 契丹 设置的掌管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官员。《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延广 乃奏令 契丹 迴图使 乔荣 告戎王。”参见“回图使”。
- 11.
墨法释义:⒈书画的技法。唐 柳宗元《祭弟宗直文》:“汝墨法絶代,知音尚稀,及所著文,不令沉没,吾皆收録,以授知音。”宋 王安石《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诗:“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清 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河阳 名 熙,世传其《瀟湘图》最精,此盖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⒉造墨的方法。宋 何薳《春渚纪闻·烟香自有龙麝气》:“西洛 王迪,隐君子也。其墨法止用远烟、鹿胶二物,铣泽出 陈赡 之右。”
- 12.
宓子释义:即 宓子贱。《吕氏春秋·具备》:“宓子 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 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唐 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明 何景明《送葛时秀任东明》诗:“东明 花满县,令宰即神仙。宓子 今为政,河阳 復壮年。”参见“宓子贱”。
- 13.
廷尉平释义: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官名,汉 时为廷尉属官。宣帝 地节 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 光武帝 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 晋 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 及 隋 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 开皇 三年罢。至 炀帝 及 唐太宗 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汉书·刑法志》:“今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晋 潘岳《闲居赋》序:“逮事 世祖武皇帝,为 河阳、怀 令,尚书郎,廷尉平。”《北史·元顺传》:“时三公曹令史 朱暉
- 14.
惊怜释义:惊讶而同情。清 蒲松龄《三月二十二日复王河阳书》:“老大人年臺偶冒不韙,遐邇惊怜,想天相吉人,自无不风雷佑之也。”
- 15.
拔尤释义:选取特异者。语出 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东都 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明 版插画,颇有千篇一律之观,倘非拔尤绍介,易令读者生厌。”
- 16.
拙鱼释义:嘉鱼的别名。 《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晋 任豫《益州记》:“嘉鱼细鳞,似鱒鱼。蜀 中谓之拙鱼。蜀郡 山处处有之,年年从石孔出,大者五六尺。”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嘉鱼》:“嘉,美也。杜甫 诗云‘鱼知 丙穴 由来美’,是矣。河阳 呼为鮇鱼,言味美也;蜀 人呼为拙鱼,言性钝也。”参见“嘉鱼”。
- 17.
文园病释义:汉 司马相如 曾任 孝文园 令,“常有消渴疾”。 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宋 贺铸《罗敷歌》词之二:“河阳 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明 唐顺之《赠宜兴张医》诗之二:“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清 曹寅《怀高澹人学士》诗:“易痼文园病,曾分萧寺灯。”亦作“文园病渴”、“文园渴病”。清 宋琬《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诗:“苕荣入梦事偏奇,萧瑟文园病渴时。”吴虞《谢素卿自灌县寄雪梨兼呈玉叔》诗之四:“甘芳也抵金茎露,解得文园渴病无?”
- 18.
斐锦释义:色彩错杂的锦文。比喻谗人的诽谤。语本《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郑玄 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於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明 李东阳《河阳战》诗:“元功独冠中兴中,营蝇斐锦难为忠,空中愤死 田神功。”
- 19.
木鹅释义:⒈木制的鹅。浮水工具。《隋书·诚节传·尧君素》:“时围甚急,行李断絶,君素 乃为木鹅,置表於颈,具论事势,浮之 黄河,沿流而下。河阳 守者得之,达於 东都。”唐 丁用晦《芝田录》:“煬帝 在 江都,代王 留守 长安,群盗蜂起。有献计者刻木鹅,繫詔於头,致之 渭 汭,冀 关东 救兵至。日放百千,顺流而下,竟无救至。”清 徐昂发《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隋氏 离宫接暮霞。”⒉木制的鹅。测水深浅的工具。唐 颜师古《隋遗录》上:“大业 十二年,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堤,使胜巨舰。叔谋
- 20.
栽花释义:⒈晋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在县中满栽桃李,传为美谈。 后因以“栽花”称扬县令。⒉指种痘。参见“栽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