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闹蛾 闹蛾的意思
nàoé

闹蛾

简体闹蛾
繁体鬧蛾
拼音nào é
注音ㄋㄠˋ 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ào,(1) 不安静。【组词】:闹市。热闹。(2) 搅扰。【组词】:闹心。闹腾。(3) 戏耍,耍笑。【组词】:戏闹。闹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组词】:闹病。闹事。闹水灾。(5) 发泄,发作。【组词】:闹气。闹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例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元宵。

é yǐ, ◎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组词】:蛾子。蛾眉。蛾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蛾绿。飞蛾扑火。 ◎ 古同“蚁”。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于小事过于焦虑或忧虑,烦扰不安。

闹蛾的意思

闹蛾 [nào é]

1. 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闹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参见“闹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自岁莫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
清 王夫之 《杂物赞·活的儿》:“以乌金纸剪为蛺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 宋 柳永 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
清 陈维崧 《望江南·岁暮杂忆》词之一:“人鬭 南唐 金叶子,街飞 北宋 闹蛾儿。”


闹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细娘释义:⒈美女。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匀面尚黄》:“辽 时,燕 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 宋 彭汝礪 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⒉指少女。清 唐孙华《王南湖纳燕姬戏赠四绝句》之一:“十五嬋娟唤细娘,闹蛾斜插鬢云旁。”《何典》第四回:“他説不论年纪,穷富,细娘,堂客,只要生得标致。”
    • 2.
      草里金释义:明 代宫人春日插在头上的饰物。 又名闹蛾。
    • 3.
      闹银蛾释义:闹蛾儿之一种。 剪银纸为之。
    • 4.
      闹鹅释义:即闹蛾。

闹蛾(nao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闹蛾是什么意思 闹蛾读音 怎么读 闹蛾,拼音是nào é,闹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闹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