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ēi,(1)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组词】:杯子。杯盘狼藉。杯中物(指酒)。(2) 杯状的锦标。【组词】:奖杯。杯赛。夺杯。
gōng,(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组词】: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组词】:胡琴弓子。弓鞋。(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4) 弯曲。【组词】:弓身。(5) 姓。
shé yí, ◎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组词】: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 〔委(wěi )蛇〕见“委2”。
yǐng,(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组词】: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例句】: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 描摹。【组词】:影写。影抄。影宋本。(4) 指“电影”。【组词】: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1. 应劭《风俗通义·怪神第九》记载,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英[extremely suspicious; have imaginary fears as one who mistakes the reflection of a bow in the wine cup for the shadow of a snake;]
⒈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 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杯弓蛇影,恍惚无凭,而点缀铺张,宛如目睹。”
清 黄遵宪 《感事》诗:“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咏簪 《武昌两日记》:“当十八的那一天, 武昌 城里,风声鹤唳,杯弓蛇影,惊惊惶惶,比前几日更加厉害。”
亦省作“杯蛇”。 明 归有光 《与徐子与》:“以彼机穽可畏,不胜杯蛇之疑。”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 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盃中,其形如蛇。 宣 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腹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郴 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谓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后遂以“盃弓蛇影”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清 程麟 《此中人语·行素堂》:“又某乙游堂中,自言生平未尝信怪,且谓甲係盃弓蛇影也。”
⒈ 相传杜宣夏至日赴宴,见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饮。酒后胸腹极痛,医治不愈,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形影如蛇,于是病痛立刻痊愈。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比喻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惊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中蛇」。
近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反处之泰然
1.你别吓他,小心他杯弓蛇影会真以为喝了脏水。
2.他有一次吃鱼被鱼刺鲠住,以后吃鱼就紧张,简直是杯弓蛇影。
3.自从那次火灾后,村民一听到孩子的惊叫就杯弓蛇影,以为又是哪一家失火了。
4.小玲近来变得心胸狭窄,疑神疑鬼,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5.大伙儿看了都没事,只有他杯弓蛇影地吓了一身汗。
6.她不知从哪儿听到要地震的消息,整天杯弓蛇影,稍有动静就慌作一团。
7.经过上次同父亲的约会我已经是杯弓蛇影了。
8.遇事要镇定,不要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9.他这人就是多心,别人随便说笑话,她老是以为在说自己,真是杯弓蛇影,疑神疑鬼。
10.做了亏心事的人,就会整天杯弓蛇影,心神不宁。
11.杯弓蛇影,往往会吓倒自己。
12.她敏感得很,常杯弓蛇影,疑东疑西。
13.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就不要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了。
14.他胆子很小,常常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15.你一直这样杯弓蛇影到时候你自己也很迷茫。
16.事实真相尚未揭晓,我们先不要杯弓蛇影,庸人自扰。
17.看清楚!那只是块石头!别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18.听完这个故事,小东总是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的。
19.黑夜走路,千万别杯弓蛇影,那样只会自己吓自己。
20.你不要杯弓蛇影,自己糊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