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 [mǎ yǐr]
1. 马的尾巴。
2. 菼的别名。
3. 草名。
5. 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
马尾 引证解释
⒈ 马的尾巴。
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
《后汉书·公孙述传》:“汉(吴汉 )堕水,缘马尾得出。”
唐 李贺 《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
⒉ 菼的别名。 《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 郑玄 笺“菼,薍也” 三国 吴 陆玑 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
引扬州 人谓之马尾。”
⒊ 草名。
⒋ 指 马尾港。在 福建省 福州市 东南 闽江 口内。1884年( 光绪 十年) 中 法 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
引《孽海花》第二四回:“我也想我国自 法 越 战争以来,究竟 镇南 的小胜,不敌 马尾 的大败。”
国语词典
马尾 [mǎ yǐr]
⒈ 马的尾巴。
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
《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汉墯水,缘马尾得出。」
⒉ 马江的别名。参见「马江」条。
⒊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
马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垂梢释义:⒈谓马尾长垂。 ⒉挂在枝头。
- 2.
奚琴释义:拉弦乐器。刳桐木为体,置二弦,以木杆系马尾擦弦以奏。
- 3.
宫戏释义:略似傀儡戏,惟人形加大,用细马尾系两臂,从上提动,唱词与音乐也较讲究。
- 4.
尾鬃释义:指马尾巴上的长毛。
- 5.
尾鬣释义:⒈马尾与马鬃。《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魋 欲之。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宋 叶适《<覆瓿集>序》:“葢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⒉指鱼的尾和鳍。宋 苏轼《会淞江得风字》诗之二:“知君欲写长相忆,更送银盘尾鬣红。”元 王恽《江船二咏·橹》:“江船一鉅鱼,櫓柂乃尾鬣。”
- 6.
松毛虫释义:昆虫。 成虫褐色。幼虫体色杂,多黑褐色,腹面中央棕红。幼虫食针叶,常使松林大片枯死,是森林主要害虫之一。主要种类有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等。
- 7.
桄榔须释义:桄榔树叶下的须子,细长如马尾,用盐水浸渍后异常坚韧,常用以缚船。
- 8.
洋务运动释义:即所谓自强新政、同光新政。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马尾船政局)、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阳炼铁厂),建立新式海军和陆军的活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9.
电尾释义:⒈闪电的光。 其形如尾,故称。⒉指马尾。
- 10.
罗霄山释义:中国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山地的总称。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大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间有长条形断陷盆地。森林覆盖率较大,以马尾松、杉、毛竹为主。
- 11.
胡琴释义:弦乐器,在竹弓上系马尾毛,放在两弦之间拉动。 有京胡、二胡等。
- 12.
蝇拂释义:驱蝇除尘的用具。也称拂尘。多以马尾制成。
- 13.
衔尾相属释义:马嚼子接着马尾巴。 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14.
过界释义:⒈超过限度。《歧路灯》第二三回:“阎楷 道:‘连年我的劳金,都支的过界了。’”⒉越过地界。《中国歌谣资料·不会唱歌我不来》:“牛角不尖不过界,马尾不长不扫街。”
- 15.
饵线释义:一小段用来将蝇类固定于鱼线上的肠线、尼龙线或马尾。
- 16.
马头琴释义: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头刻有马头而得名。琴箱一般为梯形,蒙以马皮,用两束马尾作弦。发音悠扬浑厚。是蒙古族重要的独奏、伴奏及合奏乐器。
- 17.
马尾释义:⒈马尾巴上的毛。 ⒉像马尾巴的。⒊〈名〉马的尾巴。
- 18.
马尾罗释义:亦作“马尾萝”。 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
- 19.
马尾萝释义:见“马尾罗”。
- 20.
马尾蜂释义:一种寄生蜂。体色赤褐,体长约19毫米。头部橙黄色。复眼褐色,有单眼三个。触角丝状,与体长相等。雌蜂尾端有产卵管长约150毫米,似马尾,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