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土膏 土膏的意思
gāo

土膏

简体土膏
繁体
拼音tǔ gāo
注音ㄊㄨˇ ㄍ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gāo gào,(1) 肥,肥肉。【例句】: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2) 脂油。【组词】: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组词】:病入膏肓。(1)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组词】:膏油。(2)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组词】:膏笔。膏墨。

基本含义

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土膏的意思

土膏 [tǔ gāo]

1. 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肥沃的土地。鸦片。

土膏 引证解释

⒈ 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

《国语·周语上》:“阳气俱蒸,土膏其动。”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园杂兴》诗:“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⒉ 肥沃的土地。

《汉书·东方朔传》:“故 酆 镐 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縹。”

⒊ 鸦片。

《清史稿·德宗纪二》:“命 柯逢时 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其餘如钱粮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


国语词典

土膏 [tǔ gāo]

⒈ 土地中的养分。

《国语·周语上》:「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
唐·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⒉ 肥沃的土地。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缥。」

⒊ 阿片的别称。参见「阿片」条。

《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三》:「命柯逢时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土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白释义:⒈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苏轼《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金 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明 唐寅《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⒉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六:“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 问三白。
    • 2.
      健犊释义:强健的小牛。唐 李贺《章和二年中》诗:“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唐 温庭筠《碌碌古词》:“野草自根肥,羸牛生健犊。”
    • 3.
      地土释义:⒈犹土地;土壤。《新唐书·贾耽传》:“耽 嗜观书……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 海陵 ﹞ 后土祠 前后地土膏腴,尤宜芍药。”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世德 言 天津 濒海荒芜地土,俱可屯粮,宜设法招集开垦。”⒉国土;领土。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本朝地土狭於 汉 唐,而户口如此,岂不为太平之极也。”《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乐毅 以 齐 略 宋 地土,分与 魏国 毕昌,还 魏 去了。”《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三卿灭 智氏,地土宽饶,百姓悦服
    • 4.
      地膏释义:即土膏。鸦片的别名。
    • 5.
      完固释义:⒈完好坚固。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天将寒,必增屋瓦,补墙壁,使极完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山形完固,不犯水蚁,不近田畴,土膏明润,梧楸森鬱。死者之宅永安,子孙自阴受其庇矣。”清 顾炎武《孝陵图》诗:“殿门达明楼,周遭尚完固。”⒉坚定。宋 司马光《荐范祖禹状》:“自 祖禹 年未二十为举人时,臣已识之,今年四十餘,行义完固,常如一日。”⒊饱满;充沛。明 李东阳《寿冢宰尹公序》:“虽深藏静蓄,不必再试於天下,而志气之完固,神采之充溢,占诸寿祉,殆亦有徵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看
    • 6.
      寒麦释义:冬小麦。唐 刘得仁《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土膏寒麦覆,人海昼尘蒙。”唐 喻坦之《长安雪后》诗:“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 7.
      祥正释义:“农祥晨正”之省。 农祥,房星(天驷)。晨正,晨时正中。谓正月初,房星见于南方,为农事之最佳时刻。南朝 齐 谢超宗《齐北郊乐歌》之二:“阴祇以貺,昭祀式庆。九服熙度,六农祥正。”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祥正而青旗肃事,土膏而朱紘戒典。”参见“农祥”、“晨正”。
    • 8.
      行古释义:遵行古道。唐 白居易《得甲为邠州刺史正月令人修耒耜廉使责其失农候诉云土地寒判》:“苟土膏之不起,欲速何为?诚宜嘉乃辨方,岂可詰其行古?”唐 白居易《得景为县令教人煮木为酪州司责其烦扰辞云以备凶年判》:“必也志切救灾,道敦行古。”
    • 9.
      辰暮释义:朝暮,早晚。辰,通“晨”。南朝 梁 任昉《同谢朏花雪》诗:“土膏候年动,积雪表辰暮。”一本作“晨暮”。
土膏是什么意思 土膏读音 怎么读 土膏,拼音是tǔ gāo,土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土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