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典 中典的意思
zhōngdiǎn

中典

简体中典
繁体
拼音zhōng diǎn
注音ㄓㄨㄥ ㄉ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基本含义

宽严适中、可以常行的法典。《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郑玄 注:“用中典者,常行之法。”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谋协上策,刑从中典。” 宋 王安石 《陈确授大理寺检法官》:“朕制中典以刑四方。”

中典的意思

中典 [zhōng diǎn]

1. 宽严适中、可以常行的法典。

中典 引证解释

⒈ 宽严适中、可以常行的法典。

《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郑玄 注:“用中典者,常行之法。”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谋协上策,刑从中典。”
宋 王安石 《陈确授大理寺检法官》:“朕制中典以刑四方。”


国语词典

中典 [zhōng diǎn]

⒈ 宽严适中的常行之法。

《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汉·郑玄·注:「中典者,常行之法。」
《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抚同上德,绥用中典。」


中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典型环境释义:文学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环境。
    • 2.
      典誓释义:《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 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 3.
      平国释义:⒈承平守成之国。 《周礼·秋官·大司寇》:“刑平国,用中典。”郑玄 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孙诒让 正义:“注云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者,谓立国日久,承平无事者也。”唐 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副至仁之纳隍,用轻典於平国。”⒉治国。《公羊传·隐公元年》:“公将平国,而反之 桓。”何休 注:“平,治也。”
    • 4.
      比者释义:近来。《陈书·宣帝纪》:“古者反噬叛逆,尽族诛夷……比者所戮止在一身。”宋 李纲《论水便宜六事奏状》:“臣比者尝献愚计,伏蒙圣慈宽假,未赐斧鉞之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古者刑平国,用中典,而比者以敕处罪,多重於律。”《清史稿·世祖纪二》:“比者皇太后圣躬违和,朕夙夜忧惧。赖荷天眷,今已大安。”

中典(zhong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典是什么意思 中典读音 怎么读 中典,拼音是zhōng diǎn,中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