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归 [lái guī]
1. 归顺;归附。
英[ submit as vassal; ]
2. 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英[ (of woma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 ]
3. 归来,回来。
英[ return; ]
来归 引证解释
⒈ 回来;归来。
引《诗·小雅·六月》:“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 镐,我行永久。”
朱熹 集传:“多受福祉,盖以其归自 镐 而行永久也。”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玉堂香煖珠帘捲,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屈原姊》:“屈原 既放逐,其姊闻之,亦来归。”
⒉ 归顺,归附。
引《水经注·青衣水》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 十年, 瑕 阳人自 秦 道 岷山 青衣水 来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方今圣人御世,万国来归,车书一统之朝,此等制度自应潜革。”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⒊ 谓已嫁之女为夫家所弃而返母家。
引《左传·庄公二十七》:“凡诸侯之女,归寧曰来,出曰来归。”
杜预 注:“归,不反之辞。”
孔颖达 疏:“见絶而出,则以来归为辞,来而不反也。”
⒋ 前来馈送。归,通“馈”。
引《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来归 惠公 仲子 之賵。”
孔颖达 疏:“賵者,助丧之物。”
《左传·隐公八年》:“三月, 郑伯 使 宛 来归 祊,不祀 泰山 也。”
国语词典
来归 [lái guī]
⒈ 归来、回来。
引《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文选·张衡·南都赋》:「揔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
⒉ 离婚,女子被夫家遣归。
引《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 。」
⒊ 嫁来夫家。
引清·归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⒋ 来归附、来投诚。
引唐·韩愈〈圩者王承福传〉:「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来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去释义:旧谓丈夫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大归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三不去。甞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
- 2.
五不取释义:亦作“五不娶”。 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的女子不能聘娶。《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王聘珍 解诂:“取读曰娶。逆,谓悖逆。乱,淫乱也。刑人,谓以罪受墨、劓、宫、刖、髠刑者。恶疾,谓瘖、聋、盲、癘、秃、跛、傴,不逮人伦之属也。丧妇长子,谓父丧其妇,其女子年长愆期者也。”子,古亦指女子。《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世有恶疾不娶,弃於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於人也;乱家女不娶
- 3.
作夫释义:耕作之夫,农民。《商君书·徕民》:“地方百里者,……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商君书·徕民》:“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復之三世,无知军事,秦 四竟(境)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著)於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
- 4.
化杖释义:⒈亦作“化仗”。指古代神话中夸父逐日,其杖化为邓林的故事。⒉后汉费长房遇一仙翁,欲求道。“翁乃断一青竹,度与长房身齐,使悬之舍后。”家人见之,以为长房缢死。“大小惊号,遂殡葬之。”于是长房乃随仙翁入山修道。辞归时,仙翁赠一竹杖。“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
- 5.
历算释义:⒈犹历法。《旧唐书·李淳风传》:“淳风 幼俊爽,博涉羣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宋 程大昌《考古编·正朔六》:“又远而开辟,其天行历算,皆可覆其疎密。”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术伎録》:‘一天文,二讖纬,三历算,四五行。’”⒉周密考虑。唐 杜牧《守论》:“而执事大人,曾不歷算周思,以为宿谋,方且嵬岸抑扬,自以为广大繁昌莫己若也。”⒊历法和算术。清 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万歷 年间,西人 利 氏来归,颇工歷算。”
- 6.
反约释义:反回来归纳要点。
- 7.
四夷馆释义:⒈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永桥 以南,圜丘 以北,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二曰 燕然,三曰 扶桑,四曰 崦嵫。”⒉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 8.
外地人释义:外地人、外来人,相对于“本地人”的称呼,笼统而言属于概念模糊的中文词语,属于按照中国国家省份地域对人群模糊性归类,可以指本人非本省出生、本人先辈非本省出生、本人成长或长期居住非本省等条件来归类,依照自身和周围人的主观愿望而定,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 9.
宗党释义:宗族,乡党。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二:“日晏罢朝归,鞍马塞衢路。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宋书·孝义传·许昭先》:“昭先 父母皆老病,家无僮役,竭力致养,甘旨必从,宗党嘉其孝行。”宋 陆游《吕从事夫人方氏墓志铭》:“父 元矩 朝散郎知 建州。建州 之殁,夫人尚幼,事母已为宗党所称,年二十有一来归。”《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 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 袁绍 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貲,必得巨万。”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明 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復进讨 健。”
- 10.
官勋释义:官职勋阶。 唐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天宝 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 11.
宿旧释义:⒈旧交;老友。《世说新语·言语》“亦觉神明开朗”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正始 中,曹爽 用为中书,主选举,宿旧者多得济拔。”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孔基》:“敞 寻丧亡,服制既除,基 以宿旧,乃賷羊酒往看二子。”⒉指旧部,旧有人员。《旧唐书·刘黑闼传》:“黑闥 尽收其器械及餘众千餘人,於是 范愿、高雅贤 等宿旧左右渐来归附,众至二千人。”⒊长者;年长有德之人。《北齐书·李璵传》:“璵 意不愿策名两朝,虽以宿旧被徵,过事即絶朝请。”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试辟廱太学,锋鋭涉敏,同
- 12.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释义:行德政,则人民从四方向往来归。
- 13.
庄头释义:⒈中国 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所设田庄的管理人。 清 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其党 祝现 者,本 豫王 包衣人,居 桑垡村 充 豫王 庄头。”《清史稿·食货志一》:“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其后编第各庄头田土分四等,十年一编定。”⒉旧时乡村小吏,约相当于村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每保所管乡长某人,保长某人,某镇集村长庄头某人,共若干名。”⒊村头;村庄。唐 王建《初冬旅游》诗:“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王安友《协作》:“一会儿,大凤 也领着本社
- 14.
异民释义:不来归顺的百姓。《商君书·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蒋礼鸿 锥指:“言诸侯之民皆为王有也。”
- 15.
归狱释义:⒈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颜师古 注:“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严复《<法意>按语》:“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⒉返归监狱。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⒊归结狱讼。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
- 16.
归脤释义: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馈”。《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 17.
归蜃释义:亦作“归脤”。《周礼·地官·掌蜃》汉 郑玄 注:“春秋 定 十四年,秋,天王使 石尚 来归蜃。”
- 18.
怀敌附远释义:怀:来,使亲近。 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 19.
怀柔远人释义:指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 20.
悦近来远释义: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来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去释义:旧谓丈夫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大归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三不去。甞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
- 2.
五不取释义:亦作“五不娶”。 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的女子不能聘娶。《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王聘珍 解诂:“取读曰娶。逆,谓悖逆。乱,淫乱也。刑人,谓以罪受墨、劓、宫、刖、髠刑者。恶疾,谓瘖、聋、盲、癘、秃、跛、傴,不逮人伦之属也。丧妇长子,谓父丧其妇,其女子年长愆期者也。”子,古亦指女子。《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世有恶疾不娶,弃於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於人也;乱家女不娶
- 3.
作夫释义:耕作之夫,农民。《商君书·徕民》:“地方百里者,……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商君书·徕民》:“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復之三世,无知军事,秦 四竟(境)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著)於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
- 4.
化杖释义:⒈亦作“化仗”。指古代神话中夸父逐日,其杖化为邓林的故事。⒉后汉费长房遇一仙翁,欲求道。“翁乃断一青竹,度与长房身齐,使悬之舍后。”家人见之,以为长房缢死。“大小惊号,遂殡葬之。”于是长房乃随仙翁入山修道。辞归时,仙翁赠一竹杖。“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
- 5.
历算释义:⒈犹历法。《旧唐书·李淳风传》:“淳风 幼俊爽,博涉羣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宋 程大昌《考古编·正朔六》:“又远而开辟,其天行历算,皆可覆其疎密。”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术伎録》:‘一天文,二讖纬,三历算,四五行。’”⒉周密考虑。唐 杜牧《守论》:“而执事大人,曾不歷算周思,以为宿谋,方且嵬岸抑扬,自以为广大繁昌莫己若也。”⒊历法和算术。清 王锡阐《晓庵新法·自序》:“万歷 年间,西人 利 氏来归,颇工歷算。”
- 6.
反约释义:反回来归纳要点。
- 7.
四夷馆释义:⒈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永桥 以南,圜丘 以北,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二曰 燕然,三曰 扶桑,四曰 崦嵫。”⒉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 8.
外地人释义:外地人、外来人,相对于“本地人”的称呼,笼统而言属于概念模糊的中文词语,属于按照中国国家省份地域对人群模糊性归类,可以指本人非本省出生、本人先辈非本省出生、本人成长或长期居住非本省等条件来归类,依照自身和周围人的主观愿望而定,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 9.
宗党释义:宗族,乡党。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二:“日晏罢朝归,鞍马塞衢路。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宋书·孝义传·许昭先》:“昭先 父母皆老病,家无僮役,竭力致养,甘旨必从,宗党嘉其孝行。”宋 陆游《吕从事夫人方氏墓志铭》:“父 元矩 朝散郎知 建州。建州 之殁,夫人尚幼,事母已为宗党所称,年二十有一来归。”《三国演义》第六回:“今钱粮缺少,洛阳 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 袁绍 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貲,必得巨万。”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明 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復进讨 健。”
- 10.
官勋释义:官职勋阶。 唐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天宝 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 11.
宿旧释义:⒈旧交;老友。《世说新语·言语》“亦觉神明开朗”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正始 中,曹爽 用为中书,主选举,宿旧者多得济拔。”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孔基》:“敞 寻丧亡,服制既除,基 以宿旧,乃賷羊酒往看二子。”⒉指旧部,旧有人员。《旧唐书·刘黑闼传》:“黑闥 尽收其器械及餘众千餘人,於是 范愿、高雅贤 等宿旧左右渐来归附,众至二千人。”⒊长者;年长有德之人。《北齐书·李璵传》:“璵 意不愿策名两朝,虽以宿旧被徵,过事即絶朝请。”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试辟廱太学,锋鋭涉敏,同
- 12.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释义:行德政,则人民从四方向往来归。
- 13.
庄头释义:⒈中国 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所设田庄的管理人。 清 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其党 祝现 者,本 豫王 包衣人,居 桑垡村 充 豫王 庄头。”《清史稿·食货志一》:“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其后编第各庄头田土分四等,十年一编定。”⒉旧时乡村小吏,约相当于村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每保所管乡长某人,保长某人,某镇集村长庄头某人,共若干名。”⒊村头;村庄。唐 王建《初冬旅游》诗:“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王安友《协作》:“一会儿,大凤 也领着本社
- 14.
异民释义:不来归顺的百姓。《商君书·徕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蒋礼鸿 锥指:“言诸侯之民皆为王有也。”
- 15.
归狱释义:⒈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颜师古 注:“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严复《<法意>按语》:“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⒉返归监狱。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⒊归结狱讼。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
- 16.
归脤释义: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馈”。《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 17.
归蜃释义:亦作“归脤”。《周礼·地官·掌蜃》汉 郑玄 注:“春秋 定 十四年,秋,天王使 石尚 来归蜃。”
- 18.
怀敌附远释义:怀:来,使亲近。 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 19.
怀柔远人释义:指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 20.
悦近来远释义: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