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妥 [tíng tuǒ]
1. 停当妥贴。
停妥 引证解释
⒈ 停当妥贴。
引明 李贽 《与友人》:“此非一两年之力,决难停妥,是以未甘即死也。”
《儒林外史》第五回:“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
许地山 《人非人》:“一切都弄停妥以后,他戴着帽子,径自出了房门。”
国语词典
停妥 [tíng tuǒ]
⒈ 妥当。
引《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制备日用家伙物件,将田园逐一经理停妥。」
《红楼梦·第八〇回》:「次日一早,梳洗穿带已毕,随了两三个老嬷嬷坐车出西城门外天齐庙来烧香还愿。这庙里已是昨日预备停妥的。」
停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停妥释义:停当妥帖:收拾停妥。商议停妥。准备停妥。
- 2.
喜神释义:⒈指人的画像。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你孩儿趁父亲在日,画一轴喜神,着子孙后代供养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伯明 亲自指挥督率,舖陈停妥,便向 雅琴 道:‘此刻可请老伯母的喜神出来了。’”此指祖先遗像。⒉泛指物体的形貌。宋 宋伯仁《<梅花喜神谱>序》:“其实,写梅之喜神,可如牡丹、竹、菊,有谱则可谓之谱,今非其谱也。”⒊迷信指吉祥之神。《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出门迈鞍子、过火盆、送喜神、避太岁,便出了那座游廊屏门。”茅盾《子夜》十一:“他在这不干不净的当儿闯进去,岂不是冲犯了喜神。
- 3.
好相释义:⒈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⒉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明 汤显祖《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咱 海南 人遇他。”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 4.
打整释义:⒈准备;整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见他昨晚打整行理,预备其夫做事。”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水一看人家抢着去,他就不提了,赶忙回家打整行李。”沙汀《困兽记》二一:“等到屋子打整停妥,孩子们也陆续起床了。”⒉发落;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