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故 事故的意思
shì

事故

简体事故
繁体
拼音shì gù
注音ㄕˋ ㄍ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基本含义

指突发的意外事件或意外的灾害。

事故的意思

事故 [shì gù]

1. 原泛指事情,现在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交通事故。

[ accident; ]

2. 原因。

冒暑而来,必有事故。

[ reason; ]

3. 借口。

寻个事故。

[ pretext; ]

事故 引证解释

⒈ 事情,问题。

《周礼·秋官·小行人》:“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
唐 白居易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
《三国演义》第三回:“原(丁原 )正秉烛观书,见 布(吕布 )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
《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一切都在我老汉身上,替你扶持便了。”
丁玲 《韦护》第十二章十二:“我知道你,你一定有什么事故,你喜欢恋爱,我就不问。”

⒉ 变故。

《晋书·刑法志》:“自 元康 已来,事故荐臻,法禁滋漫。”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非有疾病事故,輒不许出。”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既恐饱私橐而损公家,尤虑拂商情而滋事故。”

⒊ 今用以称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七章:“幸而井里水浅,又救得及时,没有酿成重大事故。”

⒋ 缘故;原因。

《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十数年音信不闻不知,今做到 成都 府尹,特交承局远来,必有事故。”
《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子龙 此去,必有事故。”
《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刘锦衣 回了宅,相见过,説了来京的事故。”

⒌ 借口,事由。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曹丕 衔其旧恨,欲寻事故杀之。”
《古今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 唐氏 ﹞寻箇事故,将 胡氏 毒打一顿,剥去衣衫,贬他在使婢队里。”


国语词典

事故 [shì gù]

⒈ 变故或意外灾祸。

唐·韩愈〈上张仆射书〉:「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
唐·白居易〈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

如:「交通事故」。

事变 事件


事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事情释义:⒈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事情多,忙不过来。⒉事故;差错:不能马虎,出了事情就麻烦了。⒊职业;工作:在公司里找了一个事情。
    • 2.
      事件释义: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政治事件。
    • 3.
      事项释义:事情的项目:注意事项。
    • 4.
      事变释义:⒈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西安事变。⒉政治、军事方面的重大变化。⒊泛指事物的变化: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5.
      变乱释义:⒈战争或暴力行动所造成的混乱。⒉变更并使紊乱:变乱祖制。变乱成法。

事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路平安释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 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 2.
      一长两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3.
      一长二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4.
      一长半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同“一长二短”。
    • 5.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6.
      三差五错释义: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7.
      不致释义: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果事先采取措施,就不致发生这么大的事故。
    • 8.
      不通人情释义:不圆滑,不会处理人情事故,死板。
    • 9.
      严重事故释义:严重事故堆芯遭到严重损坏和融化的事故。
    • 10.
      严防释义:严格防止;严密防备:严防破坏。严防事故发生。
    • 11.
      事情释义:⒈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事情多,忙不过来。⒉事故;差错:不能马虎,出了事情就麻烦了。⒊职业;工作:在公司里找了一个事情。
    • 12.
      事故管理释义:对于安全事故的后期处理工作。
    • 13.
      事故释义: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工伤事故。责任事故。防止发生事故。
    • 14.
      事端释义:事故;纠纷:制造事端。挑起事端。
    • 15.
      事类释义:⒈事情的类似性;同类之事。 ⒉指文章中引用古事故实以类比事理。
    • 16.
      交通肇事释义: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
    • 17.
      人功释义:⒈人力。 ⒉劳作者;民工。⒊人事。指人情事故。
    • 18.
      付身释义:古代的一种身份凭证。宋 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之二:“近有一项溃兵犯 瀏阳 ……遣 陈照、李建 等御之,已逼逐出境。杀获五十餘人,腰间得付身,皆 江西 帅司所给者,乃信传言之妄。”《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近来军中之弊,以渐而革。如逃亡事故付身,有家累者批凿,无家累者焚毁,数年之间,免冒滥者多矣。”《元典章新集·吏部·儒官》:“除教授祇受勅牒,学正受中书省札付,学録、教諭并受吏部付身。”
    • 19.
      以免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
    • 20.
      伤亡事故释义: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事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路平安释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 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 2.
      一长两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3.
      一长二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4.
      一长半短释义: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同“一长二短”。
    • 5.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6.
      三差五错释义: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7.
      不致释义: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果事先采取措施,就不致发生这么大的事故。
    • 8.
      不通人情释义:不圆滑,不会处理人情事故,死板。
    • 9.
      严重事故释义:严重事故堆芯遭到严重损坏和融化的事故。
    • 10.
      严防释义:严格防止;严密防备:严防破坏。严防事故发生。
    • 11.
      事情释义:⒈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事情多,忙不过来。⒉事故;差错:不能马虎,出了事情就麻烦了。⒊职业;工作:在公司里找了一个事情。
    • 12.
      事故管理释义:对于安全事故的后期处理工作。
    • 13.
      事故释义: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工伤事故。责任事故。防止发生事故。
    • 14.
      事端释义:事故;纠纷:制造事端。挑起事端。
    • 15.
      事类释义:⒈事情的类似性;同类之事。 ⒉指文章中引用古事故实以类比事理。
    • 16.
      交通肇事释义: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
    • 17.
      人功释义:⒈人力。 ⒉劳作者;民工。⒊人事。指人情事故。
    • 18.
      付身释义:古代的一种身份凭证。宋 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之二:“近有一项溃兵犯 瀏阳 ……遣 陈照、李建 等御之,已逼逐出境。杀获五十餘人,腰间得付身,皆 江西 帅司所给者,乃信传言之妄。”《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近来军中之弊,以渐而革。如逃亡事故付身,有家累者批凿,无家累者焚毁,数年之间,免冒滥者多矣。”《元典章新集·吏部·儒官》:“除教授祇受勅牒,学正受中书省札付,学録、教諭并受吏部付身。”
    • 19.
      以免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
    • 20.
      伤亡事故释义: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事故造句

1.在那次事故中小李一命呜呼了。

2.这里没有设斑马线,发生这样大的交通事故,完全是人谋不臧之故!

3.她一时疏忽造成了严重的事故,现在后悔无及了。

4.操作工人的擅离职守导致了这场事故的发生。

5.生产任务越紧,就越要注意设备保养和维修,否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越着急,越容易出事故影响生产。

6.日本东京终日毂击肩摩,既是世界级的大都会,又是交通事故最多的城市之一。

7.这位美人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玉殒香消了。

8.小错误也会酿成大事故,绝不能等闲视之。

9.出了事故,你不能把责任推却得一干二净。

10.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11.这一事故发生得这么快,简直不可思议。

12.他对这起事故的处理方式不置可否。

13.他本来是一个很高明的司机,却偏偏在人烟稀少、道路平垣的地方出了事故,这真是所谓“骑驴觅驴”。

14.明明是你不负责任发生了事故,怎能倒打一耙,说是别人造成的呢?

15.那次事故之后,简在车水马龙中开车感到力不从心。

16.我希望你把这次事故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组织作个汇报。

17.这次发生的事故,你是有责任的,你应该反躬自省。

18.尽管训练期间有出现死亡事故,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19.我们只是就事论事,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没有涉及其他的问题。

20.各种工伤事故层出不穷,职业病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事故(shi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故是什么意思 事故读音 怎么读 事故,拼音是shì gù,事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