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鬯 [bǐ chàng]
1.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3. 泛指饮食用具。
匕鬯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引《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王弼 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
南朝 陈 徐陵 《皇太子临辟雍颂》:“皇太子耀彼重离,光兹匕鬯,仪以天文,化成天下。”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臣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嗣武,以主匕鬯,岂不宜乎!”
清 刘岩 《赠人》诗:“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⒉ 泛指饮食用具。
引清 曹寅 《闻静夫伤臂口占二诗慰之》之一:“偶然成缺陷,匕鬯改前持。”
国语词典
匕鬯 [bǐ chàng]
⒈ 匕,勺子。鬯,秬麦酿的香酒。匕鬯指古祭祀宗庙时所用的器具。
引《易经·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三国魏·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
匕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丧匕鬯释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
- 2.
主鬯释义:⒈主掌宗庙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孔颖达疏:“震卦施之於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於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 3.
匕鬯无惊释义: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 同“匕鬯不惊”。
- 4.
匕鬯释义:⒈《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⒉泛指饮食用具。
- 5.
皇基释义:帝王的基业。汉 班固《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三国志·吴志·胡综传》:“黄 农 创代,拓定皇基。”《北齐书·宣帝纪》:“﹝ 高洋 ﹞詔故太傅 孙腾 ……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基方峻,匕鬯恒休。”宋 周密《齐东野语·用事切当》:“周益公 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李大钊《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满清 三百余年的皇基,当不得民众主动的革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