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尼珠 尼珠的意思
zhū

尼珠

简体尼珠
繁体
拼音ní zhū
注音ㄋ一ˊ ㄓ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í,(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组词】:尼姑。尼庵。削发为尼。(2) 古同“昵”,相近,亲近。

zhū,(1)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组词】: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2) 像珠子的东西。【组词】:汗珠。泪珠。露珠。

基本含义

指珍贵的东西。

尼珠的意思

尼珠 [ní zhū]

1. 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尼珠 引证解释

⒈ 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地府冥冥无日月,尼珠何幸照迷途。”
清 周亮工 《海上昼梦亡姬成诗》之七:“釧上尼珠閒月指,机中綵线认风旛。”


尼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宝释义:⒈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⒉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⒊泛指多种宝物。⒋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⒌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⒍指七种特殊的功用。⒎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 2.
      尼珠释义: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 3.
      浄水珠释义:佛教经典中称能使浊水澄清的宝珠。也称“浄摩尼珠”。经中常用以比喻慈心和信心。
    • 4.
      焰光释义:⒈光焰;光华。唐 李群玉《赠魏三十七》诗:“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⒉古 印度 对摩尼珠(即清净如意宝珠)的别称。《法苑珠林》卷四:“其土常有自然釜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於鍑下,饭熟光灭。”
    • 5.
      牟尼子释义:亦称“牟尼珠”。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尼珠(ni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尼珠是什么意思 尼珠读音 怎么读 尼珠,拼音是ní zhū,尼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尼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