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洽 [bó qià]
1. 学识广博。
例博洽多闻。
英[learned;]
博洽 引证解释
⒈ 广博。多谓学识广博。
引《文子·下德》:“覆露皆道,博洽而无私。”
《后汉书·杜林传》:“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李贤 注:“博,广也。洽,徧也。言其所闻见广大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中》:“洪(葛洪 )以博洽名 江 左,身所著书,殆六百餘卷。”
郭沫若 《庄子与鲁迅》:“鲁迅 这位承先启后的代表一个新时代的作家,把他的博洽的学识和经验融化在他那千锤百炼的文体里。”
⒉ 通晓。
引《元史·儒学传·梁益》:“博洽经史,而工于文辞。”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制科议》:“如前代制科之类,必兼通诸经,博洽子史词赋,乃得预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諫、博洽坟典,足以通达军谋、详明政术者,均可入翰林之选。”
国语词典
博洽 [bó qià]
⒈ 学识通博。
引《后汉书·卷二七·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南史·卷五七·沈约等传·论曰》:「而约以高才博洽,名亚董、迁,末迹为踬,亦凤德衰乎。」
博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优博释义:犹博洽。
- 2.
优敏释义:博洽通达。
- 3.
优深释义:⒈博洽而精深。⒉谓宏博深远。
- 4.
华敏释义:指文辞华丽敏捷。《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上为人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新唐书·李石传》:“听 以兵北渡 河,令 石 入奏,占对华敏,文宗 异之。”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 王渥 ﹞有治迹,召为省掾,因使 宋,至 扬州,应对华敏,宋 人重之。”
- 5.
博洽释义:(学识)渊博:博洽多闻。
- 6.
宏洽释义:博洽。
- 7.
实才释义:⒈谓有真实才能的人。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科举为党议发策》:“今日欲得实才,必当出於博洽者,其止於诵习而已乎?抑为经史学乎?”⒉真实的才能。《新唐书·选举志上》:“永隆 二年,考功员外郎 刘思立 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
- 8.
密博释义:慎密博洽。
- 9.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10.
总龟释义:⒈古代对知识渊博者之誉称。 唐 颜真卿《丽正殿学士殷君墓碣铭》:“贺 呼君为五总龟,以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总龟者。”清 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义学之渊海,三藏之总龟。”⒉用以称内容博大的典籍。
- 11.
方闻释义:⒈博洽多闻。《汉书·武帝纪》:“今礼崩乐坏,朕甚閔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刘壎《隐居通议·杂录》引 宋 咸淳 六年二月一日诏书:“今天下方闻之士,素所藴抱,有志当世。”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博学方闻之士,文章尔雅,援引今故,间徵子纬,旁及异域,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之。”⒉指博洽多闻之士。黄人《<清文汇>序》:“虽网罗未广,疏漏正多,尚有俟海内方闻,俛为增益。”⒊见“方闻科”。
- 12.
毁齿释义:⒈指儿童乳齿脱落,更生恒齿。汉 刘向《说苑·辨物》:“男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女七月而生齿,七岁而毁齿。”⒉借指儿童七八岁;童年。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覬其利。”宋 司马光《河南志》序:“次道 自毁齿至於白首,从事其间,未尝一日捨置,故其见闻博洽,当时罕伦。”清 方苞《七思》:“忆小生兮棠之鄙,兄束髮兮余毁齿。”
- 13.
练洽释义:练达博洽。
- 14.
绛帐释义:《后汉书·马融传》:“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絳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 15.
美茂释义:隽美博洽。
- 16.
落卷释义:指未被录取者的试卷。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古道》:“王文禄 亦博洽士也……是科正 太仓 主考,榜后搜取其落卷閲之。”《儒林外史》第七回:“随即在各幕客房裡把童生落卷取来,对着名字、坐号,一个一个的细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还有许多落卷,叫人去取了来罢。”
- 17.
论覈释义:研究考核。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即博洽之流,勤於论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详。”
- 18.
辨洽释义:明辨博洽。
- 19.
马帐释义:《后汉书·马融传》:“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马帐”指通儒的书斋或儒者传业授徒之所。元 丁复《送客》诗:“马 帐朋方集,麟经讲未残。”清 赵翼《王梦楼挽诗》:“生有笙歌矜 马 帐,死犹诗句在 鸡林。”余疚侬《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吴门 风雨今三载,马 帐笙歌旧念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