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 [dú jū]
1. 长期的、独身一人居留。
例在靠近极地积冰地带的五个月独居。
英[vigil; live a solitary existence;]
独居 引证解释
⒈ 单独居住。
引《孟子·滕文公上》:“子贡 反,筑室於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更始 害 齐武王,帝饮食语笑如平常,独居輒不御酒肉,坐卧枕席,有涕泣处。”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宗室诗人》:“先叔 嵩山 将军……晚年独居一室,人迹罕至。”
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一人独居的时候,心里比较圣洁,能够返观,一遇着俗友便不行了。”
⒉ 特指男女无偶自处。
引《史记·外戚世家》:“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清 朱彝尊 《沉烈女》诗:“独居三十年,兵革俄乘墉。”
国语词典
独居 [dú jū]
⒈ 单独一人居住。
引《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
《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
近茕居
独居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杂居释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独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伶俜释义:孤独;孤单:伶俜独居。伶俜无依。
- 2.
偏栖释义:谓独居。
- 3.
傀然释义:⒈独立貌。 傀,通“块”。《荀子·性恶》:“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杨倞 注:“傀,傀伟,大貌也。或曰,傀与‘块’同,独居之貌也。”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后説是也。”⒉魁梧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
- 4.
八秩释义:亦作“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宋 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宋 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礼》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 5.
单处释义:单独居处。
- 6.
单鹄寡凫释义:鹄:天鹅;凫:罢鸭。 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7.
在疚释义:⒈在忧病中。 《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毛 传:“疚,病也。”郑玄 笺:“在忧病之中。”《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⒉称居丧。《文选·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李周翰 注:“在疚,居丧也。”宋 王安石《吕公弼改尚书工部侍郎馀如故制》:“朕虽在疚,所不敢忘。”清 刘大櫆《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君之在疚,屏酒肉而不御,独居殯宫塋兆之侧,盖二十七月如一日。”
- 8.
坐关释义: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 谓一定时期内,与外界隔离,独居静坐,一心念佛或参禅。又称闭关。
- 9.
坐卧释义: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唐 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 10.
块然独处释义:形容独居无聊。
- 11.
嫠居释义:指寡居,妇人丧偶独居。
- 12.
子夏索居释义:出自《礼记·檀弓上》,讲述子夏向孔子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告诫其要像绘画的底子一样做个有才德之人,后来用“子夏索居”指形容寂寥独居。
- 13.
孑居释义:独居。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郑世子让国》:“戴堉 遂结庵於宫门外,席藁饭蔬,孑居者十九年。”
- 14.
孤妾释义:独居之妇的自称。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 15.
孤居释义:独处,独居。 《战国策·赵策一》:“夫断右臂而与人鬭,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岂可得乎?”《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会稽 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寡妇孤居,散髮至老。”
- 16.
孤帏释义:孤单的床帐。谓独居无偶。
- 17.
孤栖释义:独居。多指男女分居或失去配偶。
- 18.
宫縚释义:孔子 弟子 南宫括,又称 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 宫縚 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19.
宫绦释义:⒈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⒉宫縚:孔子弟子南宫括,又称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縚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20.
宽譬释义:宽慰劝解。 《后汉书·冯异传》:“自 伯升 之败,光武 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 独叩头宽譬哀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宋 朱熹《跋刘杂端奏议》:“同志之士,忧之过甚,恐其以是而不能鬱鬱以久也,则姑为是説以宽譬之,是乃忠君爱国之尤者。”清 戴名世《袁烈妇传》:“有从姑年八十餘,怜烈妇甚,夜则相从宿,而时时为宽譬之。”
独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伶俜释义:孤独;孤单:伶俜独居。伶俜无依。
- 2.
偏栖释义:谓独居。
- 3.
傀然释义:⒈独立貌。 傀,通“块”。《荀子·性恶》:“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杨倞 注:“傀,傀伟,大貌也。或曰,傀与‘块’同,独居之貌也。”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后説是也。”⒉魁梧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
- 4.
八秩释义:亦作“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宋 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宋 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礼》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 5.
单处释义:单独居处。
- 6.
单鹄寡凫释义:鹄:天鹅;凫:罢鸭。 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7.
在疚释义:⒈在忧病中。 《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毛 传:“疚,病也。”郑玄 笺:“在忧病之中。”《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⒉称居丧。《文选·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李周翰 注:“在疚,居丧也。”宋 王安石《吕公弼改尚书工部侍郎馀如故制》:“朕虽在疚,所不敢忘。”清 刘大櫆《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君之在疚,屏酒肉而不御,独居殯宫塋兆之侧,盖二十七月如一日。”
- 8.
坐关释义: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 谓一定时期内,与外界隔离,独居静坐,一心念佛或参禅。又称闭关。
- 9.
坐卧释义: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唐 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 10.
块然独处释义:形容独居无聊。
- 11.
嫠居释义:指寡居,妇人丧偶独居。
- 12.
子夏索居释义:出自《礼记·檀弓上》,讲述子夏向孔子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告诫其要像绘画的底子一样做个有才德之人,后来用“子夏索居”指形容寂寥独居。
- 13.
孑居释义:独居。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郑世子让国》:“戴堉 遂结庵於宫门外,席藁饭蔬,孑居者十九年。”
- 14.
孤妾释义:独居之妇的自称。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 15.
孤居释义:独处,独居。 《战国策·赵策一》:“夫断右臂而与人鬭,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岂可得乎?”《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会稽 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寡妇孤居,散髮至老。”
- 16.
孤帏释义:孤单的床帐。谓独居无偶。
- 17.
孤栖释义:独居。多指男女分居或失去配偶。
- 18.
宫縚释义:孔子 弟子 南宫括,又称 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 宫縚 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19.
宫绦释义:⒈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⒉宫縚:孔子弟子南宫括,又称南宫縚,省称为“宫縚”。《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縚之行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20.
宽譬释义:宽慰劝解。 《后汉书·冯异传》:“自 伯升 之败,光武 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輒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 独叩头宽譬哀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宋 朱熹《跋刘杂端奏议》:“同志之士,忧之过甚,恐其以是而不能鬱鬱以久也,则姑为是説以宽譬之,是乃忠君爱国之尤者。”清 戴名世《袁烈妇传》:“有从姑年八十餘,怜烈妇甚,夜则相从宿,而时时为宽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