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号释义:中等规格。如:他的身材适合穿中号的工作服。
- 2.
中溜释义:⒈中号,不大不小。 老舍《四世同堂》十四:“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象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象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合适一点。”⒉中霤:亦作“中廇”。亦作“中溜”。室的中央。《公羊传·哀公六年》:“於是使力士举巨囊,而至于中霤。”徐彦 疏引 庾蔚 曰:“复地上累土,穴则穿地也。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王逸 注:“中廇,室中央也。”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正中及左右建构不相衔接,其间有侧道可通中霤。”⒊指窗。
- 3.
任圣童释义:汉 任延 的别号。《后汉书·循吏传·任延》:“任延 字 长孙,南阳 宛 人。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 4.
军角释义:军中号角。
- 5.
冯异释义:(?-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 6.
圣童释义:犹神童。《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年十六,受业 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后汉书·循吏传·任延》:“任延 字 长孙,南阳 宛 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 任圣童。”宋 孔平仲《续世说·夙慧》:“孙思邈 七岁就学,日诵千餘言。弱冠,善谈 庄 老 及百家之説,兼好释典,洛州 总管 独孤信 见而叹曰:‘此圣童也。’”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曹 名 尔堪,字 子顾,浙江 嘉善 人。十岁能属文,十二岁善诗词,时人拟之圣童。”
- 7.
将军树释义:⒈《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后遂以“将军树”借指大树。⒉指吴越王钱鏐事。
- 8.
悲笳释义:悲凉的笳声。 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 9.
斗将释义:⒈亦作“鬭将”。骁勇善战的将领。唐 刘肃《大唐新语·聪明》:“庞同善 虽非鬭将,所持军严整。”唐 李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鬭将也。”《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其男 瑒 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从将兵於其军,每深入虏阵,以勇敢闻,军中号为‘鬭将’。”⒉指古代出阵挑战和应战的将领。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挑战》:“《类要》云:两阵既立,各以将出鬭,谓之挑战。《剧谈録》白敏中 兴师讨 吐蕃,有酋帅衣緋茸裘,乘白马,出阵,频召 汉 军鬭将…… 唐 宋 已来实有鬭将之事,非
- 10.
李鵶儿释义:五代 后唐 李克用 的别号。《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 少驍勇,军中号曰‘李鵶儿’。”
- 11.
李鸦儿释义:五代 后唐 李克用 的别号。《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 少驍勇,军中号曰‘李鵶儿’。”
- 12.
菊部头释义: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元 宋无《宫词》:“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清 赵翼《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萧蛰庵》:“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陈森书 号 少逸,道光 中寓居 北京,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 13.
送穷释义:旧时驱送穷鬼的一种习俗。 其时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唐 韩愈《送穷文》李翘 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顓頊 高辛 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 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 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3)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 宋
- 14.
鸦儿军释义:亦作“鵶儿军”。指由骁勇善战的少年组成的军队。《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 少驍勇,军中号曰‘李鵶儿’……﹝ 中和 ﹞三年正月,出于 河中,进屯 乾坑。巢 党惊曰:‘鵶儿军至矣!’”清 赵翼《甘将军庙神鸦歌》:“独是当日所部未有鵶儿军,既不闻雁子都以鸟纪,又不闻黑云队以色分。”黄节《宴集桃李花下》诗:“岂无鸦儿军,不可收指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