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 [bā jiā]
1. 八户。指唐·宋八大家。谓八旗。
八家 引证解释
⒈ 八户。
引《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⒉ 指 唐 宋 八大家。参见“八大家”。
引清 周亮工 《南昌先生四部稿序》:“余见数年以来,文人竞尚八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赵怀玉 字 映川,能八家之文。”
⒊ 谓八旗。
引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 蒙古 是已。”
八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三邻释义:⒈三个邻国。《左传·昭公七年》:“备御三邻。”杜预 注:“言 齐、晋、越 将伐 鲁 而取之。”⒉二十四家。《尚书大传》卷四:“古者处师,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
- 3.
井庐释义:⒈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⒉泛指邻里;乡里。
- 4.
井田释义:相传殷、周时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因将土地划作“井”字形,故名。《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 5.
八大家释义:⒈对唐、宋八位著名古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合称。详“唐宋八大家”。⒉清曹尔堪、宋琬、沉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海内八大家”。见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程可则》。⒊清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俱工骈文,亦号“八大家”。见清吴鼒编《八家四六文钞》。
- 6.
八家释义:⒈八户。《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⒉指 唐 宋 八大家。清 周亮工《南昌先生四部稿序》:“余见数年以来,文人竞尚八家。”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赵怀玉 字 映川,能八家之文。”参见“八大家”。⒊谓八旗。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 蒙古 是已。”
- 7.
公田释义: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
- 8.
唐宋八大家文钞释义: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文,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 9.
夺标释义:⒈夺取锦标,特指夺取冠军:这场大赛中数她夺标呼声最高。⒉承包人或买主所投的标在投标竞争中中(zhòng)标:这家公司在同其他八家公司的竞争中夺标。
- 10.
庐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称共一井的八家庐舍为庐井。《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 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汉书·王莽传中》:“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⒉泛指房舍田园。宋 司马光《送刘观察和洛州》诗:“畛封连故 赵,庐井带清 漳。”明 何景明《城南妇行》:“况復官军至,烧焚庐井荒。”
- 11.
弁冕释义:⒈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因以‘弁冕’指礼帽。《穀梁传·僖公八年》:“弁冕虽旧,必加於首。”⒉泛指汉官服式。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辫髮瓔珞,非弁冕之服。”⒊犹魁首。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二十二》:“﹝ 杜佑 ﹞著述擅名,传至今千餘年,部帙如新,裒然为册府之弁冕。”⒋引申为居首。清 王韬《<续选八家文>序》:“明 初承 元 之弊,而 潜溪 起而振之,以弁冕乎一代。”⒌谓达官贵人。犹冠盖。宋 叶适《<纪年备遗>序》:“弁冕接踵。”
- 12.
抵牛释义:触人的牛。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十七:“盖闻百廛之市,不畜噬犬;八家之井,不畜觝牛。”
- 13.
文境释义:文章的意境。清 戴钧衡《重刻<方望溪先生全集>序》:“我朝有天下数十年,望溪 方先生 出,其承八家正统,就文境核之,亦与 熙甫 异境同归。”《花月痕》第四五回 清 栖霞居士 评:“文境却极变化。”
- 14.
斑璘释义:灿烂多彩貌。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然词句斑璘,气息典雅,究愈於空疏不学,冒袭八家者之所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当 汉 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璘。”
- 15.
村井释义:犹村庄。 相传古制八家同井,聚居一处,故称。
- 16.
私田释义: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孟子·梁惠王下》“文王 之治 岐 也,耕者九一”宋 朱熹 集注:“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
- 17.
觝牛释义:触人的牛。 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十七:“盖闻百廛之市,不畜噬犬;八家之井,不畜觝牛。”
- 18.
里魁释义:指里长。 《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宋书·百官志下》:“五家为伍,伍长主之;二伍为什,什长主之;十什为里,里魁主之。”清 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伪八家詎非 优孟 乎?里魁市卒之衣冠,安见其能傲 楚 相之衣冠耶?”参见“里长”。
- 19.
黄易释义: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大易,号小松、秋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济宁运河同知。篆刻醇厚工稳,有所创新,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工隶书,擅画山水。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庵诗草》等。
- 20.
龚贤释义:(1618-1689) 明末清初画家。 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善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重视写生,喜层层用墨,创造浓郁苍润的境界。与樊圻等并称“金陵八家”。有《夏山过雨图》等存世。著有《香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