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咏诗 咏诗的意思
yǒngshī

咏诗

简体咏诗
繁体詠詩
拼音yǒng shī
注音ㄩㄥˇ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ng,(1)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组词】:咏赞。歌咏。吟咏。咏唱。(2) 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组词】:咏梅。咏史。咏怀。咏叹。咏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3) 指诗词。【组词】:佳咏。

shī,(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组词】: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基本含义

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咏诗的意思

咏诗 [yǒng shī]

1. 吟诗。

咏诗 引证解释

⒈ 吟诗。

《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於法矣。”
汉 张衡 《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咏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郎释义:⒈指排行第二的男子。唐 白居易《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⒉即二郎神。宋 洪迈《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⒊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
    • 2.
      云章释义:⒈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宋 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宋 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⒉指文彩蜚然的文章。金 赵秉文《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⒊彩云。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元 虞集《触
    • 3.
      五言律诗释义:诗体之一。形成于 唐 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亦省称“ 五言律 ”、“ 五律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 太白 之作。”《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 杜 的七言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沉约 《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
    • 4.
      估客释义:即行商。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明 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清 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 江都 市,铁鹿连船估客檣。”苏曼殊《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 5.
      元畅楼释义:楼名。 楼在 浙江 金华,南朝 齐 隆昌 年间 沉约 为之题《八咏诗》,后人更名曰 八咏楼。见《玉台新咏·沉约〈八咏〉》吴兆宜 注。清 赵翼《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筑室已规 元畅楼,为园更运 到公 石。”
    • 6.
      八咏楼释义: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婺江 北岸。南朝 齐 太守 沉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沉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唐 李白、崔颢、宋 李清照,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
    • 7.
      八咏诗释义:南朝 齐 沉约 守 东阳 时,建 元畅楼,并作《登台望秋月》、《会圃临东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珮去朝市》、《被褐守山东》等诗八首,称“八咏诗”。亦省作“八咏”。唐 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诗:“平子 四愁今莫比,休文 八咏自同时。”明 王世贞《答赠张参政钦伯》诗:“萧洒八咏成,悠然片鸿度。”
    • 8.
      八咏释义:见“八咏诗”。
    • 9.
      剩粉释义:残馀的脂粉。谓馀香。明 汤显祖《紫箫记·游仙》:“佳人并逐花源去,賸粉残脂最可怜。”清 王夫之《和梅花百咏诗·竹梅》:“长疑賸粉归何处,密裹龙孙出籜枝。”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计姬归余四年,见其新粧炫服,祇此一朝而已。罗襟賸粉,绣袜餘香,金翠丛残,览之陨涕。”
    • 10.
      墨悲丝染释义: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咏诗赞颂具有羔羊般纯洁品德的人。
    • 11.
      敲吟释义:谓推敲吟咏诗句。
    • 12.
      歌诗释义:⒈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⒉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
    • 13.
      比讽释义:⒈以“比”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喻。 ⒉谓咏诗。
    • 14.
      溟蒙释义:⒈亦作“溟蒙”。小雨貌。元 张昱《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⒉昏暗;模糊不清。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唐 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芜湖 春荡漾,梅雨昼溟濛。”明 王韦《阁试春阴诗》:“曙光溟濛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阿英《敌
    • 15.
      窅窕释义:⒈亦作“窅窱”。幽深貌;阴暗貌。宋 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清 厉鹗《东城杂记·庾园》:“复道何逶迆,重门殊窅窱。”⒉宛转曲折貌。唐 韩愈《岐山下》诗:“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林纾《登泰山记》:“律以皴法,类 黄鹤山樵(王蒙),细文麻起,迴復窅窱。”⒊犹窈窕。指美女。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观鬭兽於虎圈,望窅窕於 披香。”
    • 16.
      笺咏释义: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 17.
      细批薄抹释义: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18.
      老头皮释义: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真宗 东封,访天下隐者,得 杞 人 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 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后以“老头皮”为年老男子的戏称。宋 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词:“记得 瓢泉 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驀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之一:“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19.
      薄批细抹释义: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 20.
      觞咏释义:饮酒咏诗。

咏诗(yo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咏诗是什么意思 咏诗读音 怎么读 咏诗,拼音是yǒng shī,咏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咏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