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遨 [yóu áo]
1. 嬉游;游逛。
游遨 引证解释
⒈ 嬉游;游逛。
引《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始 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沉浮。”
唐 虚中 《赠秀才》诗:“筠阳 多胜致,夫子纵游遨。”
参见“遨游”。亦作“游敖”。亦作“游驁”。漫游,游历。 《诗·齐风·载驱》:“鲁 道有荡, 齐子 游敖。”
一本作“游遨”。 朱熹 集传:“游遨,犹翱翔也。”
陈奂 传疏:“游敖,犹敖游也。”
《鹖冠子·王鈇》:“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
《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汉 高诱 注:“驁,千里马名也。王者乘之游驁,因曰驥驁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乘良策肥,千里游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左太冲 絶丑,亦復效 岳 游遨,於是羣嫗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明 陈献章 《漫题》诗之二:“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然而鵾鹏化焉,蛟龙藏焉,万宝之都,而吞舟之鱼所乐而游遨也。”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昔闻承平贵公子,软裘宝马夸游敖。”
游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幄帟释义:《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郑玄 注:“郑司农 云:‘帟,平帐也。玄 谓帟,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尘。幄、帟皆以繒为之。’”后因以“幄帟”泛指篷帐。《新唐书·魏少游传》:“少游 大为殿宇幄帟,皆象宫闕,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穷水陆。”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於古寺废宅有池臺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
- 2.
游敖释义:⒈敖游,漫游。 《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汉书·食货志上》:“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縞。”⒉指游说。《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⒊游玩。《史记·律书》:“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以谋姦合任为业,或以游敖博奕为事。”⒋见“游遨”。
- 3.
游骜释义:见“游遨”。
- 4.
细腰鼓释义: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汉 魏 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年十许岁,未知书,以博诞游遨为事,好骑屋栋,打细腰鼓。”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
- 5.
解网释义:亦作“解罔”。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典出《史记·殷本纪》:“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 德至矣,及禽兽。’”南朝 梁 沉约《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唐 柳宗元《寄韦珩》诗:“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明 刘基《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是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罔祝禽者矣。”清 钱谦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公於是百道长围,
- 6.
适野释义:犹言前往野外。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 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宋 邢居实《秋风三迭》诗之三:“登高望远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清 谢重辉《适野》诗:“适野听鸣禽,轻装冒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