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治功 治功的意思
zhìgōng

治功

简体治功
繁体
拼音zhì gōng
注音ㄓˋ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gōng,(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组词】: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组词】: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组词】:功率。(4) 本领,能耐。【组词】: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基本含义

指通过治理和努力达到功效。

治功的意思

治功 [zhì gōng]

1. 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3. 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治功 引证解释

⒈ 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
郑玄 注:“制灋成治,若 咎繇。”

⒉ 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汉书·王嘉传》:“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服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谁能举其要,治功端可復。”
明 方孝孺 《学孔斋记》:“由 周 汉 而来,得 孔子 之道以为君者,视其治功可考矣。”


国语词典

治功 [zhì gōng]

⒈ 治理国政的功劳。

《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
《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居是国也,累世尊重,然后士民之众附焉,是以教化行而治功立。」


治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喜起释义:语出《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 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
    • 2.
      成政释义:成就政绩。语本《论语·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朱熹 集注:“有成,治功成也。”《旧唐书·宣宗纪》:“贞元 年中,屡下明詔,县令五考,方得改移。近者因循,都不遵守,诸州或得三考,畿府罕及二年,以此字人,若为成政……自今须满三十六箇月,永为常式。”
    • 3.
      行务释义:行动措施。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 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民功曰庸,治功曰力;行其德教,务其时要,礼之本也。”杨伯峻 注:“行为日常工作,务为一时措施。”
    • 4.
      远绩释义:⒈远大的功绩。 《国语·齐语》:“昔吾先王 昭王、穆王,世法 文 武 远绩以成名。”韦昭 注:“绩,功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城内有《临睢长左冯翊王君碑》,善有治功,累迁 广汉 属国都尉,吏民思德。县人…… 刘伯鄜 等,共立石表政,以刊远绩。”⒉谓继承、仿效前人。《左传·昭公元年》:“子盍亦远绩 禹 功,而大庇民乎?”《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子弁冕以临诸侯,盍亦远绩 禹 功,而大庇民乎?”颜师古 注:“言今服冠冕有国家,何不追绩 禹 功,而庇荫其人乎?”晋 陆机《赠顾交趾公真》诗:“远绩不
    • 5.
      鼓洽释义:谓普遍鼓动推行。《旧唐书·文宗纪上》:“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庶使诸侯方岳,鼓洽道化,夷貊飞走,畅泳治功。”

治功(zhi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治功是什么意思 治功读音 怎么读 治功,拼音是zhì gōng,治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治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