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搔首 搔首的意思
sāoshǒu

搔首

简体搔首
繁体
拼音sāo shǒu
注音ㄙㄠ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o,(1) 挠,用手指甲轻刮。【组词】:搔痒。搔头。隔靴搔痒。(2) 古同“骚”,扰乱。

shǒu,(1) 头,脑袋。【组词】: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2) 领导的人,带头的。【组词】: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3) 第一,最高。【例句】:首都(dū)。首府。(4) 最先,最早。【组词】: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5) 出头告发。【组词】:自首。出首。(6) 量词,指诗和歌。【组词】:一首诗。(7)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搔首的意思

搔首 [sāo shǒu]

1.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搔首 引证解释

⒈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国语词典

搔首 [sāo shǒu]

⒈ 用手搔发。形容心有所思或烦急的样子。

宋·叶梦得〈虞美人·绿阴初过黄梅雨〉词:「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
《红楼梦·第一回》:「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


搔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轩伫释义:晋 陶潜《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后因以“东轩佇”谓良友远隔两地。
    • 2.
      延伫释义:⒈亦作“延竚”。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清 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⒉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晋 陶潜《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宋 叶适《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清 吴伟业《题河渚图送胡彦
    • 3.
      搔首踟蹰释义: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 4.
      梅影释义:梅花之疏影。 宋 汪藻《点绛唇》词:“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宋 范成大《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书到 石湖 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元 刘秉忠《焚胜梅香》诗:“簷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 5.
      相衔释义:⒈前后连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詔召相衔,徐乃旋师。”清 曾国藩《勇毅公神道碑铭》:“朝廷鉴其至诚,所请未尝不许,而以 淮南 事棘,又未尝不敦促上道,詔召相衔。”鲁迅《故事新编·奔月》:“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⒉相互怀恨。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姚崇》:“姚崇 与 张説 同为相,而相衔颇深。”⒊相含。清 侯方域《九日雨花台》诗之五:“搔首逸情应不尽,龙山 夕照正相衔。”
    • 6.
      离隔释义:⒈分离阻隔。三国 魏 曹植《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晋 赵至《与嵇茂齐书》:“去矣 嵇生,永离隔矣!”宋 赵鼎《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⒉指隔阂,不团结。《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曹叡 骄凶,辽 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宋 范仲淹《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⒊指使不和睦,不团结。《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周义
    • 7.
      胠箧释义:⒈原谓撬开箱子。 后亦泛指盗窃。《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从旁开为胠,一云发也。”成玄英 疏:“胠,开;篋,箱……此盖小贼,非巨盗者也。”《旧唐书·李密传》:“隋氏 往因 周 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寳,胠篋以取神器。”金 元好问《祖唐臣愚庵》诗:“小智胠篋盗所羞,大智移国鬼与讎。”明 吾邱瑞《运甓记·纫衣被贼》:“凄其胠篋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⒉指盗窃者。清 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若辈徧朝市,何
    • 8.
      西偏释义:⒈西部;西方边远地区。 《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⒉西侧。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宋 陆游《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 9.
      驻毂释义:停车。宋 张耒 《度关山》诗:“重扉当道可奈何,搔首苍茫空驻轂。”

搔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轩伫释义:晋 陶潜《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后因以“东轩佇”谓良友远隔两地。
    • 2.
      延伫释义:⒈亦作“延竚”。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清 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⒉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晋 陶潜《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宋 叶适《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清 吴伟业《题河渚图送胡彦
    • 3.
      搔首踟蹰释义: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 4.
      梅影释义:梅花之疏影。 宋 汪藻《点绛唇》词:“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宋 范成大《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书到 石湖 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元 刘秉忠《焚胜梅香》诗:“簷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 5.
      相衔释义:⒈前后连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詔召相衔,徐乃旋师。”清 曾国藩《勇毅公神道碑铭》:“朝廷鉴其至诚,所请未尝不许,而以 淮南 事棘,又未尝不敦促上道,詔召相衔。”鲁迅《故事新编·奔月》:“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⒉相互怀恨。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姚崇》:“姚崇 与 张説 同为相,而相衔颇深。”⒊相含。清 侯方域《九日雨花台》诗之五:“搔首逸情应不尽,龙山 夕照正相衔。”
    • 6.
      离隔释义:⒈分离阻隔。三国 魏 曹植《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晋 赵至《与嵇茂齐书》:“去矣 嵇生,永离隔矣!”宋 赵鼎《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⒉指隔阂,不团结。《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曹叡 骄凶,辽 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宋 范仲淹《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⒊指使不和睦,不团结。《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周义
    • 7.
      胠箧释义:⒈原谓撬开箱子。 后亦泛指盗窃。《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从旁开为胠,一云发也。”成玄英 疏:“胠,开;篋,箱……此盖小贼,非巨盗者也。”《旧唐书·李密传》:“隋氏 往因 周 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寳,胠篋以取神器。”金 元好问《祖唐臣愚庵》诗:“小智胠篋盗所羞,大智移国鬼与讎。”明 吾邱瑞《运甓记·纫衣被贼》:“凄其胠篋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⒉指盗窃者。清 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若辈徧朝市,何
    • 8.
      西偏释义:⒈西部;西方边远地区。 《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⒉西侧。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宋 陆游《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 9.
      驻毂释义:停车。宋 张耒 《度关山》诗:“重扉当道可奈何,搔首苍茫空驻轂。”

搔首造句

1.你是堂堂男子汉,怎么竟也搔首弄姿、忸怩作态?也作“搔头弄姿”。

2.搔首弄姿的女人并不能显示自己的美丽,却暴露了自己的轻浮。

3.那种搔首弄姿的女人,我见了就讨厌。

4.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5.当春的长笛在天地间奏响第一支歌时,绿地上冒出来一簇簇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搔首弄姿,可爱极了。

搔首(sao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搔首是什么意思 搔首读音 怎么读 搔首,拼音是sāo shǒu,搔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搔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