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丞 海丞的意思
hǎichéng

海丞

简体海丞
繁体
拼音hǎi chéng
注音ㄏㄞˇ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chéng,(1) 帮助,辅佐。【例句】: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2) 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组词】:府丞。县丞。(3) 古同“承”,秉承。

基本含义

指海洋中的大鱼,比喻有权势的人。

海丞的意思

海丞 [hǎi chéng]

1. 汉代官名。掌海税。

海丞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官名。掌海税。

《汉书·平帝纪》:“﹝ 元始 元年﹞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
颜师古 注:“海丞,掌海税也。果丞,掌诸果实也。”


海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果丞释义:汉 官名。掌果产。《汉书·平帝纪》:“﹝ 元始 元年﹞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颜师古 注:“海丞,掌海税也。果丞,掌诸果实也。”
    • 2.
      格例释义:规则条例。宋 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今一任回改官,於格例极易拈掇。丞相若拔擢而用之,必将有为报效者。”《元典章·吏部二·选格》:“至元 十九年十月,中书省来呈,定到 江 淮 官员格例,乞照验事都省,逐一定夺。”
    • 3.
      海丞释义:汉 代官名。 掌海税。《汉书·平帝纪》:“﹝ 元始 元年﹞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颜师古 注:“海丞,掌海税也。果丞,掌诸果实也。”
    • 4.
      薰炙释义:⒈犹熏陶。 《韩诗外传》卷六:“名声足以薰炙之,威强足以一齐之。”明 高启《审游赠陆彦达》:“僻居田里,无相与薰炙以成其道。”⒉比喻以气势凌人。宋 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亮 独有所甚忧者,秦丞相 主和,薰炙天地,身享不过十五年,又六年而和败,通止二十一年耳。”
    • 5.
      部丞释义: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 《史记·平準书》:“弘羊 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汉书·平帝纪》:“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 6.
      骆宾王释义:(约626-约684),婺州义乌(现在属浙江省)人,曾任临海丞。后随任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卢照邻、杨炯齐名,誉为初唐四杰。有《骆宾王文集》

海丞(hai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丞是什么意思 海丞读音 怎么读 海丞,拼音是hǎi chéng,海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