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弹 [shè dàn]
1. 发射弹丸。
射弹 引证解释
⒈ 发射弹丸。
引《北齐书·李元忠传》:“解鼓筝,兼好射弹,有巧思。”
射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子弹释义:也叫增强辐射弹。一种小型氢弹。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和光辐射效应相对减弱。爆炸时释放出大量高能中子,中子辐射强度约为同当量的一般核武器的十倍。中子进入人体后,能破坏细胞组织,使人死亡。中子的穿透能力强,在有效范围内可以穿透坦克的钢甲和钢筋水泥建筑物的厚壁,杀伤其中的人员。同时可大幅度减少非直接攻击目标的连带毁伤。通常作战术核武器使用。
- 2.
发射释义:由发射药或推进剂 燃气能量等产生的膨胀力,将射弹从导轨或身管装置推送出去。如火箭、导弹靠自身动力装置所产生的 反作用力飞离发射装置,枪炮弹丸靠发射药燃烧产生的推力飞出身管等。
- 3.
射弹释义:发射弹丸。
- 4.
射高释义:射弹被发射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
- 5.
弓弹释义:以弹弓发射弹丸的一种游戏。
- 6.
弯弹释义:拉弓射弹。
- 7.
弹弓释义:用弹(tán)力发射弹丸的弓。
- 8.
杀伤力释义:射弹杀伤对方目标的能力。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弹头活力,活力越大,杀伤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9.
杀伤半径释义:距炸点或爆心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炮弹、导弹或其他射弹很可能摧毁目标或杀伤人员。
- 10.
火器释义:借火药或其他装料的燃烧产生气体来发射弹头或喷射火焰的武器。 用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军事设施。
- 11.
火炮释义: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的爆发力发射弹丸的重火器。 按炮膛构造,分线膛炮和滑膛炮。中国古代“炮”为发石机,史载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中国发明火药后,逐渐开始用机械抛射火药弹。现代常用的火炮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加农榴弹炮、反坦克炮、无坐力炮、火箭炮和高射炮等。
- 12.
炸点释义:射弹的爆炸点。
- 13.
跳弹释义:射弹在接触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时又跳飞起来的现象。 弹头的着角越小,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坚硬,则越容易产生跳弹。跳弹仍具有杀伤力。
- 14.
送丸释义:谓发射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