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台省 台省的意思
táishěng

台省

简体台省
繁体臺省
拼音tái shěng
注音ㄊㄞˊ ㄕ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shěng xǐng,(1) 地方行政区域。【组词】:省份。省会。(2) 节约,不费。【组词】:省钱。省事。省吃俭用。(3) 简易,减免。【组词】:省略。省称。省写。(4) 中国古官署名。【例句】:中书省(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5) 古代称王宫禁地。【组词】:省中。省闼(禁中)。(1) 检查。【例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2) 知觉,觉悟。【组词】:省悟。发人深省。(3) 看望父母、尊亲。【组词】:省亲。省视。

基本含义

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台省的意思

台省 [tái shěng]

1. 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3. 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台省 引证解释

⒈ 汉 的尚书台, 三国 魏 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南北朝 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丰 在臺省,常多託疾。”
《旧唐书·刘祥道传》:“汉 魏 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
唐 杜甫 《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 广文先生 官独冷。”

⒉ 唐 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国语词典

台省 [tái shěng]

⒈ 汉时尚书的称呼。

⒉ 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⒊ 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台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妇释义:歌妓。 明 于谦《怠废军政疏》:“该刑部等衙门劾奏,都督同知 卫颖 等交通饮酒,奸宿乐妇。”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巡按 湖广 御史 赵伦,需索官民罗綺,收买人口,又与乐妇姦通,命謫戍 辽东。”《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船户 王溜儿,乐妇 刘丑姐,原不知情,其赃物未见破散,暂时讨保在外。”
    • 2.
      双鱼释义:⒈两鱼。晋 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 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 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⒉指书信。唐 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 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
    • 3.
      台制释义:台省的规章制度。
    • 4.
      台城释义:⒈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行城”。⒉六朝 时的禁城。宋 洪迈《容斋续笔·台城少城》:“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齐、梁、陈,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5.
      台秩释义:台省的官职、品级。指高位。
    • 6.
      台资释义:曾做台省或行台长官的资历。《明史·崔景荣传》:“﹝ 崔景荣 ﹞巡按 甘肃、湖广、河南,最后按 四川,积臺资十八年。”
    • 7.
      听勘释义:听候勘问、审讯。元 无名氏《鸳鸯被》楔子:“我如今有罪赴京听勘。”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墨败》:“穆宗 初年,屯盐都御史 庞尚鹏 疏劾 淮 扬 巡盐御史 孙以仁 侵匿盐银千餘两,宜令先革职听勘,上允之。”《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十一月,福全 等至京师,命止 朝阳门 外听勘。”
    • 8.
      商货释义:犹货物。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正统 二年五月,御史 郑顒 奏 张家湾 宣课司及 崇文门 分司,商货贩到,积至数多,方命抽盘,不无停滞。”
    • 9.
      坐戍释义:指充军,流放。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三·年伯》:“鄢 时坐戍归里,讼言於人,责 王 薄於世谊。”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刘畏所侍御》:“刘 坐戍 广西 之 潯州,病死。”
    • 10.
      奋笔释义:⒈秉笔直书,直言不讳。《国语·鲁语上》:“臣以死奋笔,奚啻其闻之也!”《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而中书省独能奋笔弗顾者,唯有 丘巨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言官劾父》:“臺諫在事,遇大奸居位,即奋笔而弹,不避亲嫌。”⒉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唐 韩愈《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巴金《探索》:“我年纪最大,还能够奋笔写作,是莫大的幸福。”
    • 11.
      宗英释义: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长沙 寂漠,广川 亡声;胶东 不亮,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周 实用之。’”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
    • 12.
      广文释义: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 13.
      扣寂释义:谓构思而发为文辞的思维活动。后因用指作文赋诗。语本 晋 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嘆。”杨伦 笺注:“扣寂,谓赋诗也。”唐 杨巨源《赠从弟茂卿》诗:“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禪智。”唐 刘知几《史通·五行志错误》:“斯岂非乌有成説,扣寂为辞者哉!”
    • 14.
      故纸释义:⒈旧纸。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用故纸糊席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箇祇因惜字纸拾得一张故纸,合成一大段佛门中因缘。”清 戴名世《<意园制义>自序》:“偶於破麓故纸之中检出,淘汰其十二三,存其可观者三百篇。”⒉指积年的文牍簿册。《北齐书·韩轨传》:“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此等无用故纸,正合付一炬。”⒊指古书旧籍。宋 杨万里《题唐德明建一斋》诗:“平
    • 15.
      殿省释义:宫廷与台省。
    • 16.
      番文释义: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材料。 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阶(徐阶)脆对曰:‘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
    • 17.
      省骑释义:台省官员的骑从。
    • 18.
      票取释义:掠取。 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御史墨败》:“至辛卯年,原任 江西 庐陵 知县、新任试御史 钱一本,追论巡按 江西 丁忧御史 祝大舟,临行票取多赃。”
    • 19.
      禁台释义:犹台省。指禁中尚书台等官署。亦为中央级官府的统称。
    • 20.
      税课释义:⒈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阿内侍》:“今 崇文门 税课属之户部郎,尚或厉民。”⒉赋税。《明史·周王橚传》:“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清 林则徐《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游弋各洋,冀得走漏税课,售卖禁物。”清 向荣《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不独税课不能徵收,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

台省(tai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台省是什么意思 台省读音 怎么读 台省,拼音是tái shěng,台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台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