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断屠 断屠的意思
duàn

断屠

简体断屠
繁体斷屠
拼音duàn tú
注音ㄉㄨㄢˋ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tú,(1)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组词】:屠宰。屠刀。屠户。屠夫。屠杀。屠戮。屠城。屠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2) 〔屠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3) 姓。

基本含义

指彻底屠杀、大规模杀戮。

断屠的意思

断屠 [duàn tú]

1. 禁止屠宰。

3. 停止执行死刑。参见“断屠日”、“断屠月”。

断屠 引证解释

⒈ 禁止屠宰。

《隋书·高祖纪下》:“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 武元皇帝、元明皇后 断屠。”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从前做知县老爷的,要了要替百姓求雨,一面出告示断屠。”

⒉ 停止执行死刑。参见“断屠日”、“断屠月”。


国语词典

断屠 [duàn tú]

⒈ 禁止杀生。也作「禁屠」。

《北齐书·卷七·武成帝纪》:「河清元年,诏断屠杀,以顺春令。」


断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2.
      常式释义:⒈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按《唐会要》,武德 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⒉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魏书·乐浪王万寿传》:“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著百戏衣?”《魏书·孙惠蔚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 3.
      断屠释义:⒈禁止屠宰。 ⒉停止执行死刑。参见“断屠日”、“断屠月”。
    • 4.
      断屠月释义:唐 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 明 陆深《传疑录》:“唐 朝新格,又以正月、五月、九月为忌月,至今仕宦上任避之。此本无谓,房玄龄 等损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谓之断屠月。”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断屠月禁杀日》:“《唐律》……断屠月及假日并不得奏决死刑,断屠月谓正月、五月、九月。”
    • 5.
      禁杀日释义:法令或习俗规定禁杀的日期。 《唐律·断狱·立春后不决死刑》:“诸立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虽不待时,若於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者各杖六十。”长孙无忌 疏议:“禁杀日,谓每月十直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断屠(duan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断屠是什么意思 断屠读音 怎么读 断屠,拼音是duàn tú,断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断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