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化子 化子的意思
huāzi

化子

简体化子
繁体
拼音huā zi
注音ㄏㄨㄚˋ ㄗ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à huā,(1) 性质或形态改变。【组词】: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组词】:化缘。化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组词】:丑化。绿化。(4) 习俗,风气。【组词】:有伤风化。(5) 特指“化学”。【组词】:化工。化纤。化肥。 ◎ 同“花”。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物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化子的意思

化子 [huā zi]

1. 乞丐。见“花子”

[beggar;]

化子 引证解释

⒈ 叫花子,乞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他骗了去,也是拿来吃饭,我只当给了化子就是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咱们扯旗放炮算慰劳人家一回,给人家一人一颗果子,又不是打发讨饭的化子。”


国语词典

化子 [huā zi]

⒈ 乞丐。


化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伸抖释义:⒈方言。 舒畅,畅快。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 唐淑贞 ﹞随着丈夫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伸抖日子。”《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光是前年为大队买那台柴油机,他在县城里耍得多伸抖?”⒉方言。神气而漂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九:“那么矮,那么瘦,又那么穷酸的样子,不亏了一身伸抖衣裳,就不象猴儿,也象他妈一个叫化子。”
    • 2.
      打干释义:钻营,活动。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哥哥叫做 焦榕,专在各衙门打干,是一个油里滑的光棍。”《负曝闲谈》第四回:“他又一想,知县革了,叫化子没有猢猻了。何不进京去打干,拼着多花些钱,弄个开復?”叶圣陶《倪焕之》四:“讲的是那年办初选…… 蒋老虎 拼命出来打干。客居外边的,不高兴投票的,那些选民的名字他都抄了去。”
    • 3.
      望帝释义:相传 战国 末年 杜宇 在 蜀 称帝,号 望帝,为 蜀 除水患有功,后禅位,退隐 西山,蜀 人思之;时适二月,子规(杜鹃)啼鸣,以为魂化子规,故名之为 杜宇,为 望帝。事见 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五六引 汉 应劭《风俗通》:“鳖令 至 岷山 下,已復生,起见 蜀 望帝。”《文选·左思<蜀都赋>》“碧出 萇弘 之血,鸟生 杜宇 之魂”李善 注引《蜀记》:“蜀 人闻子规鸟鸣,皆曰 望帝 也。”唐 杜甫《杜鹃行》:“古时 杜宇 称 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宋 杨万里《和张功父闻子规》:“仲宣
    • 4.
      花郎释义:⒈唐时新罗国风俗,择贵人子弟之美者,敷粉装扮之,名曰“花郎”。⒉指卖花人。⒊即叫化子。扬州评话《天齐庙包公断太后》:“我跟随大人到的码头很多,不晓得见过了多少地保,也没有看见过像他这样的地保,像个乞丐花郎了。”参见“叫花子”。
    • 5.
      越搀越醉释义:同“越扶越醉”。《何典》第五回:“那叫化子便和身滚在地下,诈死赖活的闹将起来……越搀越醉的正在那里话弗明白,只见一个野鬼,背上擐个草包,走得满头大汗的到来。”
    • 6.
      青肚皮猢狲释义:方言。猴子。《何典》第五回:“一个硬头叫化子,背上擐个长袋,手里牵隻青肚皮猢猻。”

化子(hua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化子是什么意思 化子读音 怎么读 化子,拼音是huā zi,化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化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