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人 [píng rén]
1. 平民;百姓。
例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得经来何用。——《西游记》
英[the common people; plebeian; civilian;]
平人 引证解释
⒈ 平民百姓。
引《后汉书·皇甫规传》:“臣每惟 贤(马贤 )等拥众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於平人,回入姦吏。”
李贤 注:“平人,齐人也。”
唐 白居易 《两朱阁》诗:“忆昨 平阳 宅初赐,吞併平人几家地。”
元 杨显之 《酷寒亭》楔子:“有 护桥龙 宋彬 打死平人,解到了也。”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重利剥民,威逼平人身死几案。”
⒉ 普通人,一般人。
引《太平广记》卷三〇五引 唐 戴君孚 《广异记·李佐时》:“须臾 堪 至,礼謁藴藉如平人。”
清 袁枚 《新齐谐·判官答问》:“谢鹏飞 以 仁和 廪生为阴间判官,昼如平人,夜则赴冥司勾当公事。”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景教适以时起,宣福音於平人。”
⒊ 无罪之人,良民。
引《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友谦 妻 张氏 帅家人二百餘口,见 绍奇 曰:‘ 朱氏 宗族当死,愿无滥及平人。’”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四折:“他共 李顺 浑家姦情密,教平人正中拖刀计。”
《明史·田尔耕传》:“尔耕 广布侦卒,罗织平人,锻鍊严酷,入狱者率不得出。”
华伟生 《开国奇冤·公审》:“住了!你们不必株累平人!”
⒋ 地位相等的人。
引宋 苏辙 《书论》:“使天下之人各陈其所知,而守其所学,以议天子之事……使天下皆信以为如此,而后从事,其言回曲宛转,譬如平人自相议论而詰其是非者。”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犬啮张三首》:“﹝ 张三 之妻﹞后杀其子妇,妇家诣县诉,县檄尉检尸,小婢出呼曰:‘牀下又有死者,可併验也。’狱具,以倡非正室,与平人相杀等,尸於 唐州 市。”
⒌ 无病之人。
引《素问·平人气象论》:“黄帝 问曰:‘平人何如?’”
王冰 注:“平人,谓气候平调之人也。”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注:“平人,无病之人也。”
国语词典
平人 [píng rén]
⒈ 平民、百姓。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诏赦除建武以来诸犯妖恶,及马、窦家属所被禁锢者,皆复之为平人。」
⒉ 无罪的人。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有这事!这不撞著拐子,就撞著强盗了。不可冤屈了平人!」
《红楼梦·第六二回》:「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著平人了。」
⒊ 没病的人。
引《黄帝内经素问·卷五·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
平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释义: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2.
上禄释义:⒈上卿的采邑。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与 免餘 邑六十,辞曰:‘唯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⒉优厚的爵禄。《后汉书·蔡茂传》:“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⒊指宗庙。汉 扬雄《太玄·数》:“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瘀,九为极。”范望 注:“六为阴位,而尊者莫过宗庙,故上禄为宗庙,天子所不敢先也。”
- 3.
佥事释义:⒈官名。金 置按察司佥事。元 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僉事。明 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僉事。清 初沿用,乾隆 时废。《元典章·刑部·枉勘死平民》:“安抚司僉事 朱国楨 枉勘平人 谢二六 身死,虽无招承,其始谋情节,众证明白。”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三》:“有明 武职之制……平时有左右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各係以同知、僉事及千户、百户、镇抚之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宪恩深望知鼇戴,僉事威严展狗才。”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鲁迅《坟·从
- 4.
寿妇释义:长寿的妇女。《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5.
寿民释义:⒈谓造福于民。《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鐩,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宋 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仕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⒉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下》:“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6.
年来岁去释义:谓岁月来去匆匆。南朝 梁 荀济《赠阴梁州》诗:“僕本不平人,悲秋眉亦嚬;年来空自老,岁去不知春。”唐 骆宾王《畴昔篇》:“年来岁去成销鑠,怀抱心期渐寥落。”
- 7.
悬师释义:远征的孤军。 《后汉书·皇甫规传》:“臣每惟 贤 等拥众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於平人,回入姦吏。”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出师远征,其势县絶,不能相及,故曰县师。县,读曰悬。”《周书·宇文测传》:“今悬师度 河,非众所欲。”
- 8.
把棍释义:光棍,流氓。 清 成瓘《篛园日记》卷六:“顾氏《日知録》:‘明 泰昌 元年,御史言京师奸宄游手,有谓之把棍者,谓之拏讹头者。’按把棍者尤害平人,今刑书已定光棍例,列于不赦之条矣,后又有泼蓑、泼靴之号。”
- 9.
持素释义:犹持斋。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世事相反》:“僧道茹荤,平人却多持素。”清 昭槤《啸亭续录·苏麻喇姑》:“姑 性好佛法,暮年持素。”
- 10.
气胜形释义:气胜形为形气关系的一种,在平人中,气胜形为长寿之相,在疾病状态下,气胜形表现为形体羸弱,肌肉消瘦,语言清亮有力,呼吸气粗有声,目光有神,精神尚佳,或呈异常亢奋状态,提示预后不良。
- 11.
缓脉释义:⒈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⒉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 12.
虚里释义:⒈墟里,村庄。明 唐顺之《与李少卿中麓书》:“弟数年来闭门乡居,谢遣业缘,交游既简,铅槧亦疎,暖暖虚里,桑梓满眼,自是天壤间乐事。”清 周亮工《兄子国光》诗:“乱识农桑好,衰看子姪忻。何年欵叚马,虚里醉斜曛。”⒉中医经络学说所称的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是宗气汇聚之处,为十二经脉气所宗。《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杨上善 注:“虚里,城邑居处也。此胃大络,乃五藏六府所稟居处,故曰虚里。”
- 13.
郗绍释义:南朝·宋高平人。
- 14.
韦昌辉释义: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地主出身。1848年参加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右军主将。后封北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参与外交事务。1856年利用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从江西带兵回京,残杀杨秀清及部属二万余人,并企图加害石达开、洪秀全,激起公愤,被洪秀全处死。
- 15.
魔魇释义:犹魇昧。《水浒后传》第三一回:“我有个魔魘法:结下一个法坛,画了八卦,中间太极圈儿用一木人,长六寸三分,取本人年甲安在木人腹内,把七隻绣花针将木人的七窍钉住了,每日清晨烧一道符,晚上奠一分羹饭,再持秘咒,若是平人,七日必死。”
- 16.
鳞鬐释义:鱼的鳞片和背鳍。清 方文 《品鱼·中品·鮠》诗:“柔滑无鳞鬐,平人嗜食之。” 清 李调元 《然犀志·赤鬃鱼》:“赤鬃鱼,《琼府志》云:鳞鬐皆浅红色,俗谓之红鱼,可作脯,出 儋州 昌化 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