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 [guà fān]
1. 张帆行船。
挂帆 引证解释
⒈ 张帆行船。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 孟郊 《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 梅尧臣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诗:“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交书 徐公,即挂帆还 白下。”
挂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絶叫释义:大声呼叫。 更多解释大声呼叫。《晋书·袁耽传》:“耽 投马絶叫。”马,指计数的筹码。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一:“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綫争磋磨。”宋 杨万里《峡中得风挂帆》诗:“百夫絶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当鬼魂们又发一声反狱的绝叫时,即已成为人类的叛徒。”
- 2.
三衢释义:⒈指今 浙江 衢县。因县境有 三衢山,故称。唐 罗隐《寄三衢孙员外》诗:“小敷 文伯见何时,南望 三衢 渴復饥。”宋 杨万里《过安仁市得风挂帆》诗:“何人道是 三衢 远,挂起东风十幅蒲。”《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昔 宋 时 三衢 守 宋 产瞻 以书答状元 留梦炎。”清 吴伟业《高凉司马行》:“三衢 橘柚 广州 柑,梦绕江南与海南。”⒉泛指通衢。三,言其多。《管子·轻重甲》:“昔者 桀 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於端门,乐闻於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 3.
帆樯释义: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帆樯林立。
- 4.
挂席释义:亦作“掛席”。 犹挂帆。
- 5.
桅杆释义:⒈船上挂帆的杆子。⒉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 6.
桅竿释义:亦作“桅桿”。亦作“桅杆”。船上挂帆的柱杆。宋 苏轼《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清 吴伟业《再观打冰词》:“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衝。”《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那船上桅桿影儿一根根横在岸上。”杨朔《海市》:“不想过午忽然刮起一种阵风,浪头卷起来比小山都高,急的渔民把桅杆横绑在船上,压着风浪。”
- 7.
片鸿释义:⒈孤鸿。清 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顺风挂帆,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⒉指书信。明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渺渺参辰,盈盈带水。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 8.
长绡释义:挂帆的长木。綃,通“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