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印 [fù yìn]
1. 文稿交付出版社排印。
英[ send to the press; ]
2. 审校定稿后交付车间印刷。
英[ turn over to the printing shop (after proofreading); ]
付印 引证解释
⒈ 将稿件交付印刷或出版。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是这本册子,受了那汉子之托,要代他传播,当要想个法子,不负所托纔好……自家要代他付印,却又无力。”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争自由的波浪》我才将原稿看好付邮,或者这几天才到 北京,即使即刻付印,也不必这么急。”
国语词典
付印 [fù yìn]
⒈ 交付印刷。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是这本册子,……自家要代他付印,却又无力。」
付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付印释义:⒈稿件交付出版社,准备出版。⒉稿件已完成排版校对过程,交付印刷:清样签字后,才能付印。
- 2.
发刻释义:交付刻板印刷,付印。
- 3.
授梓释义:交付雕板。谓付印。
- 4.
排校释义:排字和校对。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它 兄译集的下本,正在排校,本月底必可完,去付印,年内总能出齐了。”
- 5.
末校释义:⒈即清样。 最后一次校正付印的校样。⒉指最后一次的校对。
- 6.
校对释义:⒈核对是否符合标准:一切计量器都必需校对合格才可以发售。⒉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⒊做校对工作的人:他在印刷厂当校对。
- 7.
校梓释义:校勘并付印。
- 8.
校稿释义:付印前供校对用的样稿。
- 9.
清本释义:指校正誊写或付印的文稿本。
- 10.
讣帖释义:报丧帖子。清 孔尚任《车碾女》诗:“敲门下讣帖,疑是传红叶。”《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四回:“看官,你道他刻的是什么?原来是刻讣帖。”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我出京之先,想到家乡印刷不便,故先把讣帖付印。”
- 11.
选録释义:⒈选拔与录用。《宋书·蔡廓传论》:“及固辞銓衡,耻为志屈,岂不知选録同体,义无偏断乎。”亦指被选中录取。清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每年有考,劣者革出,优者方准进读,三年后总考选録者,咨送总署,或内留当差,或外放随员。”⒉选择收录。郑观应《与月岩四弟书》:“选録中外先哲修身、治家、处世名言汇成一册,留示子孙。”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为了使这本选集能如期付印,选录时所根据的都是已经出过单行本的作品。”
- 12.
重订释义:⒈谓重新订立条约、规章制度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七章第五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客,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⒉谓重新修正著作。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后记》:“一九四八年季春之月,忍寒居士 书于 金陵 病榻。一九五六年三月三十一日重订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