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主考 主考的意思
zhǔkǎo

主考

简体主考
繁体
拼音zhǔ kǎo
注音ㄓㄨˇ ㄎ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kǎo,(1) 试验,测验。【组词】:考试。考查。(2) 检查,查核。【组词】:考察。考勤。稽考。考核。(3) 推求,研究。【组词】:考古。考据。考订。考证。(4) 老,年纪大。【组词】:寿考。(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组词】:先考。如丧考妣。(6) 击,敲。【例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基本含义

指在考试中担任主考官的人,也泛指主持考试的人或组织。

主考的意思

主考 [zhǔ kǎo]

1. 主持考试。

[ be in charge of an examination; ]

2. 主持考试的人。

[ chief examiner; ]

3. 主考官。

[ the Grand Examiner who preside over the examinations for the 3rd or 5th degree; ]

主考 引证解释

⒈ 主持考试。

明 陆深 《科场条贯》:“永乐 十五年,两京始命翰林春坊官主考。”
《明史·选举志二》:“成化 十五年,御史 许进 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⒉ 指主考官。

《明史·选举志二》:“主考,乡、会试俱二人。”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

⒊ 泛指主持考试的人。


国语词典

主考 [zhǔ kǎo]

⒈ 主持考试。

《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如:「今年的高等考试由他主考。」

⒉ 职官名。明清时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试的人。

《明史·卷七〇·选举志二》:「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现今主考已是将到京了,我们怎还不去?」


主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文释义:⒈指史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轩辕 之世,史有 仓頡。主文之职,其来久矣。”⒉主持考试。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通榜》:“贞元 十八年,权德舆 主文。”⒊用以称主考官。唐 黄滔《翰林薛舍人启》:“滔 伏以十一日纔除主文。”宋 吴自牧《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如卷子考中,发过别房覆考,如称众意,方呈主文。”⒋掌管文书;撰拟文稿。《红楼梦》第十五回:“﹝ 旺儿 ﹞急忙进城,找着主文的相公,假託 贾璉 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 长安 县来。”《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凭那些六房书办胡乱
    • 2.
      主试释义:⒈主持考试。 ⒉指主考官。
    • 3.
      典试释义:主持考试之事。 《明史·选举志二》:“天启 二年壬戌会试,命大学士 何宗彦、朱国祚 为主考。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之。”
    • 4.
      内帘释义:科举制度乡试和会试时,为防舞弊,试官在帘内阅卷,阅毕才允许撤帘回家,故称试官为“内帘”。《明史·选举志二》:“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岂但房官,是内帘的都带人进去的。”
    • 5.
      分房释义:⒈唐 皇族及大官的世系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号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自 玄宗 以后,诸王不出閤,不分房,子孙闕而不见。”⒉清 代科举考试,南闱和北闱的同考官都分为十八房,分住东西经房,负有分房阅卷之责,故称。清 黄宗羲《广师说》:“流俗有句读之师,有举业之师,有主考之师,有分房之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日来得了个闈差,怕是分房。”⒊分配房屋。如:老李 负责我们单位的分房工作。
    • 6.
      卖题释义:旧指主考官受贿后泄露试题。
    • 7.
      同考试官释义:元 代称科举考试时协同考试官工作的官员。 相当于 明 清 的副主考。
    • 8.
      坐师释义:明 清 举人、进士对主考官、总裁官的称呼。
    • 9.
      墨册释义:明 清 时主考从乡试、会试中式的试卷中选择刊印的文章。供准备应考的人阅读钻研。
    • 10.
      大主考释义:明 清 科举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乡试的正主试官称大主考。
    • 11.
      帘官释义: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内外帘官及京兆闈新中举子,军流降革至数十人之多,可谓科场大狱矣。”《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专取有才气的文章。”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 12.
      座师释义:明、清 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 13.
      座主释义:唐 宋 时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至 明 清,举人、进士亦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主。或称师座。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旧唐书·令狐峘传》:“衢州 刺史 田敦,峘 知举时进士门生也。初 峘 当贡部,放牓日贬逐,与 敦 不相面。敦 闻 峘 来,喜曰:‘始见座主。’迎謁之礼甚厚。”宋 梅尧臣《较艺赠永叔和禹玉》诗:“今看座主与门生,事事相同举世荣。”《明史·霍韬传》:“举进士出 毛澄 门下,素执弟子礼,议礼不合,遂不復称为座主。”清 侯方域《太常公家
    • 14.
      批落释义:⒈谓旧时主考官在考生试卷上批加“落第”二字。⒉批示交下。
    • 15.
      拟程释义:科举制度中主考官拟作的示范文章。又称拟墨。
    • 16.
      拨房释义:科举时代乡试,试卷分房审阅,由房官推荐给主考决定取舍。 因每房中额各有定数,而每房试卷好坏不一,往往形成各房中卷多寡不均。将中卷超额房内的试卷,拨入中卷少的房内,通过该房推荐录取,谓拨房。
    • 17.
      搜遗释义:科举时代,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称“搜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自此以后……主考还要搜遗,又时时要斟酌改几个朱卷的字。”
    • 18.
      暗点头释义:朱衣点头。传为 宋 欧阳修 主考阅卷事。后“暗点头”遂成科举中选的代称。《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旧年曾作登科客,今日还期暗点头。”清 张岱《夜航船·会试》:“欧阳修 知贡举,考试閲卷,常觉一朱衣人在座后点头,然后文章入格。始疑传吏,及回视,一无所见,因语同列而三嘆。常有句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参见“朱衣点头”。
    • 19.
      朱衣象笏释义: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 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 20.
      榜吏释义: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主考(zhuk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主考是什么意思 主考读音 怎么读 主考,拼音是zhǔ kǎo,主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