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耳 马耳的意思
ěr

马耳

简体马耳
繁体馬耳
拼音mǎ ěr
注音ㄇㄚˇ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基本含义

比喻对听到的劝告或警告不予理会,不加思索。

马耳的意思

马耳 [mǎ ěr]

1. 山名。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南。

马耳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山东省 诸城市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潍水》:“潍水 又东北, 涓水 注之。水出 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名焉。”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试扫北臺看 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马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风吹马耳释义:比喻对 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2.
      东风过耳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 3.
      众议院释义:⒈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名称之一。见〖下议院〗。⒉实行一院制的国家的议会也有叫众议院的,如马耳他共和国的议会。
    • 4.
      南欧释义: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 包括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等国。
    • 5.
      蚁窠梦释义:同“蚁梦”。亦作“螘窠梦”。宋 陆游《衰病》诗:“仕宦螘窠梦,功名马耳风。”
    • 6.
      课马释义:牝马。 课,同“騍”。宋 孔平仲《珩璜新论》:“俗呼牝马为课马,出《唐六典》。凡牝四游五课,羊则当年而课之。课,岁课驹犊。”清 赵翼《陔馀丛考·骒马》:“唐 以前本呼牝马为草马,及牧监设课后,遂呼课马,后人又易以马旁而为騍马耳。”
    • 7.
      风变释义:⒈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萧红《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⒉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隋 王通《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变风”。
    • 8.
      风吹马耳释义: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 9.
      马耳释义:山名。在 山东省 诸城市 西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潍水》:“潍水 又东北,涓水 注之。水出 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名焉。”宋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试扫北臺看 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 10.
      马耳东风释义:也说东风马耳。比喻听不进话,如耳边风。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11.
      马耳春风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同“马耳东风”。
    • 12.
      马耳风释义:见“马耳东风”。

马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风吹马耳释义:比喻对 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2.
      东风过耳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 3.
      众议院释义:⒈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名称之一。见〖下议院〗。⒉实行一院制的国家的议会也有叫众议院的,如马耳他共和国的议会。
    • 4.
      南欧释义: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 包括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等国。
    • 5.
      蚁窠梦释义:同“蚁梦”。亦作“螘窠梦”。宋 陆游《衰病》诗:“仕宦螘窠梦,功名马耳风。”
    • 6.
      课马释义:牝马。 课,同“騍”。宋 孔平仲《珩璜新论》:“俗呼牝马为课马,出《唐六典》。凡牝四游五课,羊则当年而课之。课,岁课驹犊。”清 赵翼《陔馀丛考·骒马》:“唐 以前本呼牝马为草马,及牧监设课后,遂呼课马,后人又易以马旁而为騍马耳。”
    • 7.
      风变释义:⒈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萧红《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⒉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隋 王通《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变风”。
    • 8.
      风吹马耳释义: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 9.
      马耳释义:山名。在 山东省 诸城市 西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潍水》:“潍水 又东北,涓水 注之。水出 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名焉。”宋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试扫北臺看 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 10.
      马耳东风释义:也说东风马耳。比喻听不进话,如耳边风。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11.
      马耳春风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同“马耳东风”。
    • 12.
      马耳风释义:见“马耳东风”。

马耳造句

1.我的话对你来说还不是东风射马耳了。

2.他这人固执的很,把别人的好话当马耳东风。

3.老师们的耳提面命,她竟当成马耳东风,一点也不在意。

4.对于师长的谆谆教诲,我们千万不能当作是马耳东风,而必须要牢记在心。

5.对于这些执迷不悔的人们,好言相劝往往变成马耳东风。

6.老师与你说了多少变了,你还是马耳东风,不当回事。

7.对於这些执迷不悔的人们,好言相劝往往变成马耳东风。

8.虽然老师嗓子都说哑了,他却如同东风马耳

9.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10.老王在下班后仍然琢磨厂里的工作,妻子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却像东风吹马耳一样,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马耳是什么意思 马耳读音 怎么读 马耳,拼音是mǎ ěr,马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