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
1.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例学术论文。
英[thesis; treatise; dissertation; article; commentary;]
⒈ 评论文人及其文章。 三国 魏 曹丕 有《典论·论文》。亦泛指谈论文章。
引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斋中有联云: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 施氏 唱]莫道女子无见识。[ 秀英 唱]也曾习武共论文。”
⒉ 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引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九日》:“他在研究‘ 孙中山 的外交政策’,准备作为考副博士的论文,不久便要提出了。”
王西彦 《病人》:“他宣布说,最近他正在搜集材料,准备写一篇叙述 中国 知识分子的斗争历史的论文。”
⒈ 发表研究结果的文章。
例如:「他的硕士论文得到很高的评价。」
⒉ 文体名。议论文与说明文的统称,旨在论证说明。参见「论说」条。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⒊ 评论文章。
引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只在家中诵习,也有时出外结友论文。」
1.这篇论文的内容架构完整,纲举目张,一览无遗。
2.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取精用宏,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3.小明和小力常在一起讨论文艺理论的各种问题,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4.这篇精妙的论文,因为名额有限,未能入选,颇令人引以为憾。
5.这篇论文毫无见地,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6.他的论文虽在国际上得了奖,但有掠人之美的嫌疑。
7.要写好论文,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剔抉的功夫。
8.论文答辩会上,他神色不惊,面对一个个高难的问题,一一阐述自己的观点。
9.我没有能力写这样的理论文章,但做一些补苴罅漏的工作,也许还可以勉强应付。
10.这算什么论文?论证不充分,而且有点隔靴搔痒。
11.成功的论文无法一挥而就。
12.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了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哪!
13.想不到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
14.这篇议论文,面面俱到,但不痛不痒,不能解决问题。
15.这篇评论文章写得不痛不痒,等于没写。
16.这篇论文表达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所见欠缺深度,结语当然不着边际。
17.这篇论文的主题思想,是彻头彻尾的人文主义的翻版,早就被列宁批判得体无完肤了。
18.他研究数学,早已升堂入室,写下了有关论文,恐怕无人企及。
19.论文获奖,喜从天降,他迫不及待地把这好消息告诉他的老师。
20.他为了完成学位论文,一年来夙兴夜寐,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