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诏条 诏条的意思
zhàotiáo

诏条

简体诏条
繁体詔條
拼音zhào tiáo
注音ㄓㄠˋ ㄊ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o,(1) 告诉,告诫。【例句】: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2)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组词】: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tiáo tiāo, ◎ 挑取。【例句】:“蚕月条叠”。

基本含义

指君主发布的法令或政令。

诏条的意思

诏条 [zhào tiáo]

1. 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诏条 引证解释

⒈ 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参见“六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匀徭赋,示以义方。”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在官有疾犯皆去职》:“邑训导 张用斋 庸 《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 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詔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於法,听其解职还乡里。’”


诏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界会子释义:即会子。 南宋 通行于南方部分地区的纸币。因其易污损、伪造,故以三年为一界,限量发行,到期以新币换旧币。后因通货膨胀,一界之中通行两界之币,遂有此称。《宋史·食货志下三》:“绍定 五年,两界会子已及二亿二千九百餘万。端平 二年,臣僚言:‘两界会子,远者曾未数载,近者甫及朞年,非有破坏涂污之弊,今当以所收之会付封桩库贮之,脱有缓急,或可济事。’”宋 叶适《应诏条奏六事》:“盖尝仓猝不继,相视无策,遂印两界会子而权之者,有年数矣。”
    • 2.
      器业释义:⒈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汉 王充《论衡·齐世》:“夫器业变易,性行不异。”⒉功名事业。唐 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疎。”宋 陆游《贺叶提刑启》:“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歷於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⒊才能学识。晋 葛洪《抱朴子·知止》:“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书门下先加考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奏。
    • 3.
      坠失释义:失去;废驰。《国语·周语上》:“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上,犹恐其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唐 薛用弱《集异记·徐佐卿》:“然此箭非人间所有,吾留之于壁上,后年箭主到此,即宜付之,慎无坠失。”宋 叶适《应诏条奏六事》:“风流日以坠失,士俗日以頽败,宫无素望,人无定品。”《清史稿·礼志三》:“明 神、熹 二宗,法纪坠失,愍帝 嗣统,事无可为,虽国覆身殉,未可以荒淫例。”
    • 4.
      整厉释义:整饬勉励。《后汉书·崔寔传》:“寔 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晋书·齐献王攸传》:“攸 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无疾。”宋 叶适《应诏条奏六事》:“臣伏观 寿皇圣帝 在位二十八年,英武刚健,勤劳恭俭,整厉臣工,变移风俗,大志未酬,亲授陛下。”
    • 5.
      猥滥释义:⒈多而滥。《魏书·释老志》:“正光 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唐 赵璘《因话录》卷五:“上不慎名器,是以廝养待贤也;下不慎名器,是以婴孩奉君,而削弱朝廷也。遂致猥滥讹弊,流荡可忧。”《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又欲收军士之意,汎加阶级,皆为将军,无復员限,自是勋赏之官大致猥滥,人不復贵。”⒉谓卑陋多余,不起作用。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昧之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
    • 6.
      磨勘释义:唐 宋 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 唐 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 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戊午,詔应南郊行事官,并付三銓磨勘,优与处分。”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唐 制,郊祀行庆,止进勋阶,五代 肆赦,例迁官秩,本朝因之。孙何、耿望 言其非制,定三年磨勘进秩之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四年》:“审官院初引对京官於
    • 7.
      科取释义:征收。三国 魏 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时故军祭酒 侯声 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烦,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无术·杜荀鹤诗》:“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 杜荀鹤 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徵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徵徭乎!’举诗者解曰:‘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 8.
      鄙猥释义:⒈鄙野猥琐。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歷歷皆是。”《水浒传》第八三回:“臣乃鄙猥小吏,误犯刑典,流递 江州。”清 昭槤《啸亭杂录·魏长生》:“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⒉丑陋矮小。《西游记》第二一回:“那妖仔细观看,见 行者 身躯鄙猥,面容羸瘦,不满四尺。”
    • 9.
      销弭释义:⒈消除。宋 李纲《应诏条陈七事奏状》:“有畏天之言,无畏天之实,皆不足以销弭变故,导迎吉祥。”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其于销弭犯上作乱之方法。惟恃孝弟以收其成功。”李大钊《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是乃解决人口问题之正当途径,销弭战争惨象之根本方策也。”⒉谓掩饰真情,化有为无。清 林则徐《批琼州镇该辖洋面近时始有外船禀》:“若 崖州 协 海口 营,仅有缴枪,并无获土,均属聊且塞责,难免销弭纵容。”
    • 10.
      顾避释义:顾虑避忌。《魏书·良吏传·窦瑗》:“瑗 案法推治,无所顾避,甚见讎疾。”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竦(夏竦)任西事,依违顾避,久之无功。”
诏条是什么意思 诏条读音 怎么读 诏条,拼音是zhào tiáo,诏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诏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