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度尺 度尺的意思
chǐ

度尺

简体度尺
繁体
拼音dù chǐ
注音ㄉㄨˋ ㄔ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 duó,(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组词】:尺度。刻度。度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组词】:程度。高度。风度。(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组词】:角度。(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组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组词】:制度。法度。(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组词】:气度。(9) 考虑,打算。【组词】:置之度外。(10) 过,由此到彼。【组词】:度日。度假。欢度新春。(11) 量词,次。【组词】:一度。再度。(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例句】:剃度(剃发出家)。(13) 姓。 ◎ 计算,推测。【组词】: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chǐ chě,(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组词】: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2) 量长度的器具。【组词】:竹尺。(3) 像尺的东西。【组词】:铁尺。仿尺。戒尺。(4) 形容微少或短小。【组词】:尺布。咫尺天涯。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基本含义

度量事物的尺度,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度尺的意思

度尺 [dù chǐ]

1. 尺度,分寸。

[ measure; scale; ]

2. 量尺。

[ measuring ruler; ]

度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一百粒黍横着连接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叫做“度尺”。对“律尺”而言。参见“律尺”。


度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尺波释义:微波;尺水。亦以喻人世的短暂。《文选·陆机<长歌行>》:“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李善 注:“言日无停景,川不旋波,以喻年命流行,曾无止息也。”唐 李白《愁阳春赋》:“洒别泪於尺波,寄东流於情亲。”宋 司马光《哭刘仲邍》诗:“荣宦成朝梦,浮生度尺波。”
    • 2.
      律尺释义: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 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 黄帝 命 伶伦 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 3.
      托盘天平释义:常用的精确度不高的天平。 由托盘、刻度尺、指针、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精确度一般为01或02克。
    • 4.
      斗口释义:也叫口数、口份。 清代官式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模数。原指坐斗中承托昂、翘的卯口。清代以斗口宽度尺寸作为建筑设计 模数的设计方法,称为斗口制。
    • 5.
      木尺释义:一种刻度尺,注明一定直径和长度的原木的板英尺,用于测量原木或木材的木积。
    • 6.
      片幅释义:明信片的宽度尺寸、规格大小。
    • 7.
      角羁释义:《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髮为鬌,男角女羈。”郑玄 注:“鬌,所遗髮也。夹囟曰角,午达曰羈也。”孔颖达 疏:“囟是首脑之上缝,故《説文》云:十其字,象小儿脑不合也。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髮不翦……《仪礼》云:‘度尺而午。’注云:‘一纵一横曰午。’今女翦髮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云。午达不如两角相对,但纵横各一在顶上,故曰羈。羈者,隻也。”后因以“角羈”指古代童稚头顶两两相对的束髻。宋 苏轼《和陶<郭主簿>》之一:“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淮 德 入我梦,角羈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 8.
      量计释义:用来测量或指示量的仪器,通常配有刻度尺或刻度盘。

度尺(du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度尺是什么意思 度尺读音 怎么读 度尺,拼音是dù chǐ,度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度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