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 [chái fēi]
1.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柴扉 引证解释
⒈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引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
清 吴伟业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方蛟 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国语词典
柴扉 [chái fēi]
⒈ 以树枝木干做成的门。形容简陋的居所。唐·王维〈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也作「柴门」。
引《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谡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柴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中释义:⒈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宋 柳永《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⒉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宋 严参《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⒊比喻朝廷。明 高启《寓感》诗之十六:“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云中奏《咸池》。”⒋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 2.
剩肯释义:真肯。唐 杜牧《代人寄远》诗之二:“賸肯新年归否?江 南緑草迢迢。”宋 赵彦端《水调歌头·为寿》词:“賸肯南游否?蓬海试穷探。”宋 杨万里《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宗柴扉》诗:“賸肯早归来,盈尊酒初緑。”
- 3.
游园不值释义:诗篇名。 南宋叶绍翁作。全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二句写作者虽未能入园观赏春色,而春色已越墙而出,构思巧妙,并寓有深刻哲理,是广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 4.
潮汕门环释义:潮汕门环出处小扣柴扉久不开,起源汉代,供。
- 5.
老民释义:⒈老百姓。 《魏书·司马衍传》:“侃 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士众及粮食也,唯欲得老民为主耳。’”⒉指年老的平民。宋 陆游《老民》诗:“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清 钱谦益《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敢言身退如迂叟,却喜人呼作老民。”
- 6.
黄榜释义:⒈亦作“黄牓”。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元史·世祖纪六》:“遣 吕文焕 賚黄榜安諭 临安 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⒉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宋 苏轼《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元 虞集《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⒊黄色标签。《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