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洪水 洪水的意思
hóngshuǐ

洪水

简体洪水
繁体
拼音hóng shuǐ
注音ㄏㄨㄥˊ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óng,(1) 大。【组词】:洪水。洪大。洪福。洪荒。洪亮。(2) 大水。【组词】:山洪。蓄洪。分洪。(3) 姓。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基本含义

指大规模的洪水,也用来比喻巨大的灾难或困难。

洪水的意思

洪水 [hóng shuǐ]

1. 水体上涨或泛滥,盖没了平常不在水下的陆地。

光遭洪水。——唐·李朝威《柳毅传》
涓滴细流变成一股流水,然后变成洪水。

[ flood; ]

2. 指屡次淹浸威尼斯中部的大水。

[ acqua alta; ]

3. 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常常造成灾害。

[ floodwater; ]

洪水 引证解释

⒈ 大水。多指因大雨或融雪等引起暴涨的水流,常能造成灾害。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隋文帝 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 大兴。”
元 李翀 《日闻录》:“餘杭 武康 山中,一时洪水泛涨,山石崩裂数十餘处。”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共同的心情使他们的话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般。”


国语词典

洪水 [hóng shuǐ]

⒈ 泛滥成灾的大水。也作「鸿水」。

《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大水 洪流


洪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水释义:长时间降雨之后形成山洪暴发或河流泛滥,即洪水。
    • 2.
      洪流释义:巨大的水流。也比喻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趋势: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

洪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干旱释义:因降水不足而土壤、气候干燥:干旱地区。天气干旱。

洪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度释义:⒈数量词。 一次;一阵: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经过一度紧张的战斗,洪水终于被战胜了。⒉表示过去发生过;有过一次:他一度休学。
    • 2.
      一时横流释义:谓一时祸乱遍起,犹如洪水泛滥。
    • 3.
      下垫释义:⒈谓人民有沉溺之患。 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昬,没也;垫,陷也。⒉被水淹没。
    • 4.
      东冲西决释义: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 5.
      为患释义:造成祸害:洪水为患。
    • 6.
      五品释义:⒈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 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晋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五品时训,民神攸鑠。”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当 尧 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未粒食而阻飢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汉书·王莽传中》:“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颜师古 注:“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
    • 7.
      以邻为壑释义:《孟子·告子下》:“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而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壑(hè):深沟。
    • 8.
      公宇释义:旧时指官府处所。《宋史·理宗纪一》:“﹝ 宝庆 二年﹞秋七月戊辰,雷电雨,昼晦,大风。遂安、休寧 两县界山裂,洪水坏公宇、民居、田畴。”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治事有公宇,退食有公廨。”
    • 9.
      其鱼释义: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 刘定公 劳 赵孟 於 潁,馆於 雒汭。刘子 曰:‘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吾其鱼乎!’”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淮 扬 万众惴恐,时时有其鱼之虑。”
    • 10.
      冲刷释义:⒈一面用水冲,一面刷去附着的东西:把汽车冲刷得干干净净。 ⒉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岩石上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
    • 11.
      决堤而出释义:由于洪水太大,或者其他原因,江水冲出江。
    • 12.
      分洪释义:为了使某些地区不遭受洪水灾害,在上游适宜地点,把一部分洪水引入别的地方。
    • 13.
      到手释义:拿到手;获得:眼看就要到手的粮食,决不能让洪水冲走。
    • 14.
      发洪释义:暴发大水。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唐 陆禋《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其蛟破殻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飘荡,吴 人谓之发洪。”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去年 浙 中冬雷发洪,太湖 水溢。”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吴兴 水多於山间暴下,其色殷红,禾苗浸者尽死,谓之‘发洪’。”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沁河 上过渡的习惯,夏秋二季用船,冬天冰冻以后至春天发洪之前用桥。”
    • 15.
      吁咈释义:⒈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沉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⒉谓君臣和洽。
    • 16.
      和平鸽释义:《圣经》中作为显示平安的好征兆。《创世记》说,大地曾被洪水全部淹没。留在方舟(船)里保全生命的诺亚放出一只鸽子,鸽子衔着鲜嫩的橄榄枝飞回来,证实洪水已经退去,大地已经复苏。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当作和平的象征。
    • 17.
      围困释义:团团包围,断绝其与外界联系,使其处于困境:围困敌人。被洪水围困。
    • 18.
      圩堤释义: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 19.
      垫溺释义:淹入水中。《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孔 传:“言天下民昬瞀垫溺,皆困水灾。”唐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千年不拥溃,万姓无垫溺。”《金史·康元弼传》:“大定 二十七年,河 决 曹 濮 间,濒水者多垫溺。”
    • 20.
      壅闭释义:堵塞;阻隔。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孔颖达 疏:“壅,谓障而不使行,若土壅水也;闭,谓塞而不得出,若闭门户也。”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帝尧 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閼塞,四瀆壅闭。”宋 苏辙《君术·第五道》:“苟其瀦畜浑乱壅闭而不决,则水之百怪,皆将勃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邓锐龄《广西历史简况》:“边境的实情,常常被地方官吏壅闭,不能上达。”

洪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度释义:⒈数量词。 一次;一阵: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经过一度紧张的战斗,洪水终于被战胜了。⒉表示过去发生过;有过一次:他一度休学。
    • 2.
      一时横流释义:谓一时祸乱遍起,犹如洪水泛滥。
    • 3.
      下垫释义:⒈谓人民有沉溺之患。 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昬,没也;垫,陷也。⒉被水淹没。
    • 4.
      东冲西决释义: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 5.
      为患释义:造成祸害:洪水为患。
    • 6.
      五品释义:⒈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 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晋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五品时训,民神攸鑠。”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当 尧 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未粒食而阻飢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汉书·王莽传中》:“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颜师古 注:“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
    • 7.
      以邻为壑释义:《孟子·告子下》:“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而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壑(hè):深沟。
    • 8.
      公宇释义:旧时指官府处所。《宋史·理宗纪一》:“﹝ 宝庆 二年﹞秋七月戊辰,雷电雨,昼晦,大风。遂安、休寧 两县界山裂,洪水坏公宇、民居、田畴。”宋 周密《齐东野语·赵伯美》:“治事有公宇,退食有公廨。”
    • 9.
      其鱼释义: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 刘定公 劳 赵孟 於 潁,馆於 雒汭。刘子 曰:‘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吾其鱼乎!’”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淮 扬 万众惴恐,时时有其鱼之虑。”
    • 10.
      冲刷释义:⒈一面用水冲,一面刷去附着的东西:把汽车冲刷得干干净净。 ⒉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岩石上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
    • 11.
      决堤而出释义:由于洪水太大,或者其他原因,江水冲出江。
    • 12.
      分洪释义:为了使某些地区不遭受洪水灾害,在上游适宜地点,把一部分洪水引入别的地方。
    • 13.
      到手释义:拿到手;获得:眼看就要到手的粮食,决不能让洪水冲走。
    • 14.
      发洪释义:暴发大水。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唐 陆禋《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其蛟破殻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飘荡,吴 人谓之发洪。”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去年 浙 中冬雷发洪,太湖 水溢。”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吴兴 水多於山间暴下,其色殷红,禾苗浸者尽死,谓之‘发洪’。”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沁河 上过渡的习惯,夏秋二季用船,冬天冰冻以后至春天发洪之前用桥。”
    • 15.
      吁咈释义:⒈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沉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⒉谓君臣和洽。
    • 16.
      和平鸽释义:《圣经》中作为显示平安的好征兆。《创世记》说,大地曾被洪水全部淹没。留在方舟(船)里保全生命的诺亚放出一只鸽子,鸽子衔着鲜嫩的橄榄枝飞回来,证实洪水已经退去,大地已经复苏。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当作和平的象征。
    • 17.
      围困释义:团团包围,断绝其与外界联系,使其处于困境:围困敌人。被洪水围困。
    • 18.
      圩堤释义: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 19.
      垫溺释义:淹入水中。《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孔 传:“言天下民昬瞀垫溺,皆困水灾。”唐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千年不拥溃,万姓无垫溺。”《金史·康元弼传》:“大定 二十七年,河 决 曹 濮 间,濒水者多垫溺。”
    • 20.
      壅闭释义:堵塞;阻隔。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孔颖达 疏:“壅,谓障而不使行,若土壅水也;闭,谓塞而不得出,若闭门户也。”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帝尧 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閼塞,四瀆壅闭。”宋 苏辙《君术·第五道》:“苟其瀦畜浑乱壅闭而不决,则水之百怪,皆将勃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邓锐龄《广西历史简况》:“边境的实情,常常被地方官吏壅闭,不能上达。”

洪水造句

1.灾区人民群众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克服洪水带来的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我们一定要做到严查实防,使洪水无隙可乘。

3.这场洪水将乡亲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4.今年夏天的洪水使得许多人流芳千古,无家安身。

5.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困难。

6.洪水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7.由于一个小村庄里人们常常砍树木,所以当势不可挡的洪水来时,一切都毁了。

8.排山倒海般的洪水涌向小山村,势不可挡。

9.特大洪水威胁着村民们的生命,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赶来了。

10.洪水来了。他带领千军万马直冲上去抢险救灾。

11.面对这场洪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终于战胜了这次特大的灾难。

12.洪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当先冲在第一线上。

13.安不忘危,在洪水季节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应急准备。

14.洪水到来时,他吓得张皇失措。

15.直到如今,回想起家乡那场洪水毁家冲田的事,我还心有余悸。

16.为了抢救我们几个落水儿童,他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件让我抱恨终天的事。

17.它们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浩浩荡荡,宛如洪水的波涛。

18.连日来的暴雨,洪水泛滥成灾。

19.堤要加固,小心洪水下来,泛滥成灾。

20.铁路沿线的路霸,杀人抢劫,对百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

洪水(hong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洪水是什么意思 洪水读音 怎么读 洪水,拼音是hóng shuǐ,洪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洪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