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扰 [fán rǎo]
1. 搅扰。
例因为学术上和金钱上的困难而受烦扰。
英[ bother; disturb; ]
2. 因受搅扰而心烦。
例这个毫无表情的面孔,一直使他烦扰至死。
英[ feel disturbed; ]
烦扰 引证解释
⒈ 杂乱;纷扰。
引《管子·禁藏》:“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彊敌之患也。”
《三国志·蜀志·王平传》:“謖 舍水上山,举措烦扰。”
唐 李益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王统照 《湖畔人语》:“我本来趁这场雨后为消闲到湖边逛逛的,如今许多烦扰复杂的问题又在胸中打起圈子来。”
⒉ 搅扰;干扰。
引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契税》:“今后五城及两县,不许搜求苛刻,烦扰地方。”
茅盾 《一个女性》:“虽然她的平静天真的处女心被这课新书所烦扰,然而她愿意,她已经承认学习这样的新书是必要的。”
⒊ 因受搅扰而心烦。
引《法苑珠林》卷三八:“有佛牙长寸半,光色变改,寳函盛之,远近瞻者,日有百千,守者烦扰。”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二章:“心情很慌乱、烦扰,失去了平静!”
国语词典
烦扰 [fán rǎo]
⒈ 烦琐搅扰。
引《管子·禁藏》:「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彊敌之患也。」
反平静 清静
烦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衢尘释义:大道上的尘土。 借指烦扰的尘世。唐 陆龟蒙《渔具·篛笠》诗:“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前蜀 杜光庭《思山咏》:“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宋 王禹偁《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诗:“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 2.
俸户释义:唐 宋 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胡三省 注:“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 3.
六条释义:汉 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 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詔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詔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姦。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託所监。六条,二千﹝
- 4.
劳扰释义:⒈劳苦烦扰。⒉烦劳打扰。
- 5.
喧烦释义:⒈喧嚣烦扰。 ⒉喧闹嘈杂。
- 6.
喧黩释义:絮叨烦扰。
- 7.
嚣人释义:烦扰。
- 8.
外累释义: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
- 9.
娆恼释义:烦扰。
- 10.
宂渎释义:亦作“冗瀆”。烦扰不敬。
- 11.
导择释义:精选稻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 12.
尘喧释义:尘世的烦扰。亦指尘世。
- 13.
尘蒙释义:⒈被灰尘蒙蔽。 ⒉喻尘世的束缚或烦扰。⒊犹言世俗愚蒙。
- 14.
扰挂释义:烦扰牵挂。
- 15.
扰烦释义:烦扰。
- 16.
挠扰释义:⒈烦扰;骚扰。 ⒉搅拌。
- 17.
木酪释义:荒年用木头、树皮之类煮成的糊状物。事见《汉书·食货志上》:“北边及 青 徐 地人相食…… 莽 遣三公将军开东方诸仓振贷穷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扰。”宋 程琳《子奇赋》:“鳧茨已竭,木酪徒剉。糴已关而停炊,囷无麰而阁磨。”
- 18.
残民释义:⒈残害百姓。 汉武帝《御史大夫遣郡国计吏敕》:“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⒉被残害的人民;劫后馀民。三国 蜀 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广宣恩威,贷其元帅,弔其残民。”唐 杜荀鹤《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诗:“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清 吴伟业《高邮道中》诗:“曾设经年戍,残民早不堪。”
- 19.
永业释义:永业田的省称。 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率钱状》:“伏缘请配职田地充百姓永业,事须奉敕处分。”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田制考》:“是以尽开阡陌,悉除禁限,而听民兼併贸易,以尽人力开垦弃地……使民有田,即为永业,而不復归授,以絶烦扰欺隐之姦。”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耕其旷絶无人之处,宜募他州之人。愿耕者不计多寡,三年以后升科给为永业。”参见“永业田”。
- 20.
波扰释义:波动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