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逊 [gōng xùn]
1. 恭敬谦逊。
恭逊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谦逊。
引《管子·小称》:“修恭逊、敬爱、辞让、除怨、无争以相逆也,则不失於人矣。”
《新唐书·韩弘传》:“子 公武 ……性恭逊,不以富贵自处。”
宋 曾巩 《库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为人恭逊质俭,能自修飭。”
明 归有光 《江西右布政使致仕雍里顾公权厝志》:“公为人敦重……孝友恭逊。”
恭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职释义:⒈指嫔妃等在宫中所尽的职守。《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旧唐书·后妃传下·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后性仁和恭逊,深抑外戚,无丝毫假贷,训厉内职,有母仪之风焉。”⒉指嫔妃。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愜朕心。”⒊指供职禁中,内参机要的朝廷重臣。《后汉书·伏湛传》:“光武 即位,知 湛 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徵拜尚书。”唐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今者入守内职,为朝廷大臣。”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八·内职》:“旧《哀帝纪》:‘天祐 元年三月,敕
- 2.
卑恭释义:谦卑恭逊。
- 3.
卑躬释义:⒈谦恭逊让。《北史·李彪传》:“臣与 任城 卑躬曲己,其所欲者无不屈从。”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 曹彬 ﹞每出镇蕃閫,卑躬待士。”⒉犹卑身。《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习惯之碍进化》:“上古席地而坐,故其拜跪,出於自然,至椅桌兴则不适用矣,而世卒不能改,卑躬俯首,生气毫无。”
- 4.
恭让释义:谦恭逊让。
- 5.
恭谦释义:犹恭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