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组词】: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 座位。【组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3) 酒筵,成桌的饭菜。【组词】:筵席。宴席。酒席。(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组词】:四席。(5) 职位。【组词】:主席。西席(塾师)。(6) 量词。【组词】:一席酒。(7) 姓。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xiá, ◎ 空闲,没有事的时候。【组词】:得暇。闲暇。无暇。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nuǎn,(1) 温和,不冷。【组词】:暖和。温暖。暖色。暖洋洋。(2) 使温和。【组词】:暖酒。暖一暖手。
1.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例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英[be in a tearing hurry;]
⒈ 亦作“席不暇煖”。谓席子未及坐暖即离去。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
引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突无凝烟,席不暇煖,其事则鞅掌罔极,穷年无已。”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白 孤剑谁託,悲歌自怜;迫於悽惶,席不暇煖。”
《水浒传》第一〇五回:“却得 宋江 等平定 河北 班师,復奉詔征讨 淮西。真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
⒈ 席子还没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别的事。比喻奔走极为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
1.他为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2.老王这一阵子忙着到处寻访新客户,简直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
3.为了筹备全县青年杯演说比赛,王书记经常忙得席不暇暖。
4.老王这一阵子忙著到处寻访新客户,简直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
5.真是忙得席不暇暖,人仰马翻。
6.几年来,军务倥偬,席不暇暖,我总仿佛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的心也实在阴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