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举正 举正的意思
zhèng

举正

简体举正
繁体舉正
拼音jǔ zhèng
注音ㄐㄩˇ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举起正义的旗帜,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

举正的意思

举正 [jǔ zhèng]

1. 指出谬误,加以纠正。

3.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

举正 引证解释

⒈ 指出谬误,加以纠正。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

⒉ 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

《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 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国语词典

举正 [jǔ zhèng]

⒈ 设立至正的标准。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

⒉ 检举纠正。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既不奏闻,又无举正。」


举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正释义:⒈指出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 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 为 益州 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⒉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章 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 2.
      四正释义:⒈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国君、卿、大夫。⒉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⒊指君、臣、父、子之道。⒋四个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离、震、兑。或用以分主四时:坎主冬,离主夏,震主春,兑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离主南,震主东,兑主西。⒌健全;没有缺陷。
    • 3.
      夭伤释义:夭折损伤。 《战国策·秦策三》:“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四四:“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晋书·艺术传·幸灵》:“凡草木之夭伤於山林者,必起理之;器物之倾覆於途路者,必举正之。”
    • 4.
      履端释义: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 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於前更无餘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晋 张华《食举东西厢乐诗》:“履端承元吉,介福御万邦。”北周 庾信《宫调曲》:“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明史·魏良弼传》:“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应鹏 坐事下詔狱。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繫大臣。”清
    • 5.
      归余释义:⒈谓积月之馀日以置闰月。 《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终’。”《乐府诗集·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待归餘於送历,方履庆於斯年。”《南齐书·礼志下》:“闰是年之归餘。”⒉终结。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铨赋》:“既履端於倡序,亦归餘於总乱。”
    • 6.
      柄用释义:⒈谓被信任而掌权。 亦谓被任用。《汉书·谷永传》:“是时,上初即位,谦让委政元舅大将军 王凤,议者多归咎焉。永 知 凤 方见柄用,阴欲自託。”《宋史·王旦传》:“旦 为天书史,每有大礼,輒奉天书以行,恒邑邑不乐。凡柄用十八年,为相仅一纪。”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三章:“而巡警道 贺国昌,高等审判厅丞 朱兴汾 皆游学 日本 ……党员柄用,两人推轂之力为多。”⒉指受信任而掌权的人。唐 张固《幽闲鼓吹》:“武皇 一朝之柄用,皆 钦义 所致也。”⒊指权要职位。宋 欧阳修《论王举正范仲淹等札子》:“况今参
    • 7.
      正时释义: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为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中。”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晋书·律历志下》:“以昔在 唐帝,协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也。”《新唐书·刘蕡传》:“君以知人为明,臣以正时为忠。”

举正(ju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举正是什么意思 举正读音 怎么读 举正,拼音是jǔ zhèng,举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举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