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比比 比比的意思

比比

简体比比
繁体
拼音bǐ bǐ
注音ㄅㄧˇ ㄅㄧˇ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ǐ,(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组词】: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 能够相匹。【组词】: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组词】:三比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组词】:比例。比值。(5) 譬喻,摹拟。【组词】: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例句】: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 和,亲。【组词】:比顺。(8) 及,等到。【组词】:比及。

bǐ,(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组词】: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 能够相匹。【组词】: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组词】:三比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组词】:比例。比值。(5) 譬喻,摹拟。【组词】: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例句】: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 和,亲。【组词】:比顺。(8) 及,等到。【组词】:比及。

比比的意思

比比 [bǐ bǐ]

1. 频频;屡屡。

比比上书言得失。——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洪亮吉《治平篇》

[ frequently; ]

2. 到处;处处。

比比皆是。

[ everywhere; ]

比比 引证解释

⒈ 频频;屡屡。

《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汉 郑玄 笺:“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汉书·哀帝纪》:“郡国比比地动。”
颜师古 注:“比比,犹言频频也。”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裴晋公大度》:“正郎 感激之外,比比乖事大之礼,公优容之如不及。”

⒉ 引申为连续,接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却要》:“延禧 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而至,各趋一隅。”

⒊ 犹到处,处处。

唐 元稹 《元藇杭州刺史等制》:“盘牙不解,稂莠不除,比比有之,患由此起。”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皓首不遇者,比比是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推之他省,亦比比如是。”

⒋ 谓到处都有或每每有之。

《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此(指酒)非唯伤事业,亦自损性命,世中比比,皆汝所諳。”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宦人有至太保、少保、节度使、正使、承宣、观察者,比比焉。”
蔡元培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也。”


国语词典

比比 [bǐ bǐ]

⒈ 每每、常常。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

⒉ 到处。

《聊斋志异·卷八·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比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声迹释义:⒈亦作“声跡”。 声望与事迹。《后汉书·李法传》:“﹝ 李法 ﹞出为 汝南 太守,政有声迹。”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苏秦 时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是寺,应是碑铭之类,颂其声跡也。”宋 文天祥《出真州》诗序:“予平生仕宦,声迹比比,不曾至 淮。”《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提刑按察司除声跡不好者,仰御史臺体察,虽未任满,许行奏代。”明 李东阳《武昌府学重修记》:“张公 以《春秋》举进士,绩学翰林,歷著声跡。”《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边远见职有声迹者,使之内迁。”⒉犹言音讯行踪。五代
    • 2.
      明治释义:⒈修明政事。 汉 桓宽《盐铁论·相刺》:“天设三光以照记,天子立公卿以明治。”《魏书·世宗纪》:“任贤明治,自昔通规;宣风赞务,实惟多士。”⒉日本 天皇 睦仁 的年号(公元1868-1912年)。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关于作者的说明》:“夏目 的著作……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 明治 文坛上的 新江 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明治 维新,到现在不过七八十年,而整个国家的进步,却尽可以和有千馀年文化在后的 英 法 德 意 比比。”
    • 3.
      比比释义:⒈频频;屡屡:比比失利。⒉到处;处处: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4.
      比比皆是释义: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 5.
      比比皆然释义: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 6.
      比然释义: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7.
      狗熊释义:⒈黑熊。⒉比喻怯懦无用的人:谁英雄,谁狗熊,咱比比!
    • 8.
      説口释义:⒈夸口;吹牛。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小娘子将简帖儿去了,不是小生説口,则是一道会亲的符籙。”《水浒传》第六二回:“非是 卢某 説口,金帛钱财,家中颇有。”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待我说口没落脚,那鬼的叫声突然到我脚边上来叫了!”⒉借口。刘绍棠《布穀鸟歌唱的季节》:“入社前,他把那五亩地种了麦子,为的是有个说口,把地留下一年,比比收成,看看风色。”⒊某些曲艺节目演员上场后的一段说白或韵白。侯宝林《我和相声》:“过去变戏法,练把式的,唱莲花落和二人转的,里面都有说的部分(说口),相声也从
    • 9.
      途人释义:⒈路上行人。明 陶宗仪《辍耕录·丧师衰绖》:“吁,圣远言湮,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夜》丙:“何至如低徊 易水,凭吊 夷门,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⒉谓成为不相识的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矧令守制三年,仳离千里,不谐伉儷,从此途人。”清 冯桂芬《宗法论》:“国之人大半有四宗,无五宗,渐且涣散,渐且途人。”
    • 10.
      陛陛释义:犹比比。众多貌。

比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声迹释义:⒈亦作“声跡”。 声望与事迹。《后汉书·李法传》:“﹝ 李法 ﹞出为 汝南 太守,政有声迹。”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苏秦 时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是寺,应是碑铭之类,颂其声跡也。”宋 文天祥《出真州》诗序:“予平生仕宦,声迹比比,不曾至 淮。”《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提刑按察司除声跡不好者,仰御史臺体察,虽未任满,许行奏代。”明 李东阳《武昌府学重修记》:“张公 以《春秋》举进士,绩学翰林,歷著声跡。”《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边远见职有声迹者,使之内迁。”⒉犹言音讯行踪。五代
    • 2.
      明治释义:⒈修明政事。 汉 桓宽《盐铁论·相刺》:“天设三光以照记,天子立公卿以明治。”《魏书·世宗纪》:“任贤明治,自昔通规;宣风赞务,实惟多士。”⒉日本 天皇 睦仁 的年号(公元1868-1912年)。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关于作者的说明》:“夏目 的著作……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 明治 文坛上的 新江 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明治 维新,到现在不过七八十年,而整个国家的进步,却尽可以和有千馀年文化在后的 英 法 德 意 比比。”
    • 3.
      比比释义:⒈频频;屡屡:比比失利。⒉到处;处处: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4.
      比比皆是释义: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 5.
      比比皆然释义: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 6.
      比然释义: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 7.
      狗熊释义:⒈黑熊。⒉比喻怯懦无用的人:谁英雄,谁狗熊,咱比比!
    • 8.
      説口释义:⒈夸口;吹牛。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小娘子将简帖儿去了,不是小生説口,则是一道会亲的符籙。”《水浒传》第六二回:“非是 卢某 説口,金帛钱财,家中颇有。”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待我说口没落脚,那鬼的叫声突然到我脚边上来叫了!”⒉借口。刘绍棠《布穀鸟歌唱的季节》:“入社前,他把那五亩地种了麦子,为的是有个说口,把地留下一年,比比收成,看看风色。”⒊某些曲艺节目演员上场后的一段说白或韵白。侯宝林《我和相声》:“过去变戏法,练把式的,唱莲花落和二人转的,里面都有说的部分(说口),相声也从
    • 9.
      途人释义:⒈路上行人。明 陶宗仪《辍耕录·丧师衰绖》:“吁,圣远言湮,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夜》丙:“何至如低徊 易水,凭吊 夷门,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⒉谓成为不相识的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矧令守制三年,仳离千里,不谐伉儷,从此途人。”清 冯桂芬《宗法论》:“国之人大半有四宗,无五宗,渐且涣散,渐且途人。”
    • 10.
      陛陛释义:犹比比。众多貌。

比比造句

1.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2.你别以为了不起,告诉你,像你这种人才比比皆是。

3.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和传统,但是这在中国却比比皆是。

4.镇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5.战后的德国社会不安定,怨女旷夫比比皆是。

6.未经证实的信息比比皆是,模糊了真相和谣言的边界。

7.清晨,早锻炼的同学在操场上比比皆是。

8.沿街叫卖的小贩发展成小商人的故事比比皆是。

9.全才不能取代坚持,是全才而没有成功的人比比皆是。

10.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我们县已是遍地开花,比比皆是。

11.在这里,写字楼,商店比比皆是。

12.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英雄。

13.近年来,高大的建筑比比皆是。

14.生产变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15.因为失败而后退的人比比皆是。

16.我们班级中比比皆是高才生。

17.生活就是痛苦,世上与你同享乐的比比皆是,可哪个愿陪你落泪分忧。

18.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虚幻的曙光比比皆是。

19.在华盛顿方面看来,中国好斗的例子比比皆是。

20.如今实行市场经济,这公司,那经理比比皆是,我早已司空见惯了。

比比(bi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比比是什么意思 比比读音 怎么读 比比,拼音是bǐ bǐ,比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比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