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组词】: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 能够相匹。【组词】: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组词】:三比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组词】:比例。比值。(5) 譬喻,摹拟。【组词】: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例句】: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 和,亲。【组词】:比顺。(8) 及,等到。【组词】:比及。
bǐ,(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组词】: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 能够相匹。【组词】: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组词】:三比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组词】:比例。比值。(5) 譬喻,摹拟。【组词】: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例句】: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 和,亲。【组词】:比顺。(8) 及,等到。【组词】:比及。
1. 频频;屡屡。
例比比上书言得失。——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洪亮吉《治平篇》
英[ frequently; ]
2. 到处;处处。
例比比皆是。
英[ everywhere; ]
⒈ 频频;屡屡。
引《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汉 郑玄 笺:“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汉书·哀帝纪》:“郡国比比地动。”
颜师古 注:“比比,犹言频频也。”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裴晋公大度》:“正郎 感激之外,比比乖事大之礼,公优容之如不及。”
⒉ 引申为连续,接连。
引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却要》:“延禧 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而至,各趋一隅。”
⒊ 犹到处,处处。
引唐 元稹 《元藇杭州刺史等制》:“盘牙不解,稂莠不除,比比有之,患由此起。”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皓首不遇者,比比是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推之他省,亦比比如是。”
⒋ 谓到处都有或每每有之。
引《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此(指酒)非唯伤事业,亦自损性命,世中比比,皆汝所諳。”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宦人有至太保、少保、节度使、正使、承宣、观察者,比比焉。”
蔡元培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也。”
⒈ 每每、常常。
引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
⒉ 到处。
引《聊斋志异·卷八·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1.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2.你别以为了不起,告诉你,像你这种人才比比皆是。
3.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和传统,但是这在中国却比比皆是。
4.镇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5.战后的德国社会不安定,怨女旷夫比比皆是。
6.未经证实的信息比比皆是,模糊了真相和谣言的边界。
7.清晨,早锻炼的同学在操场上比比皆是。
8.沿街叫卖的小贩发展成小商人的故事比比皆是。
9.全才不能取代坚持,是全才而没有成功的人比比皆是。
10.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在我们县已是遍地开花,比比皆是。
11.在这里,写字楼,商店比比皆是。
12.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英雄。
13.近年来,高大的建筑比比皆是。
14.生产变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15.因为失败而后退的人比比皆是。
16.我们班级中比比皆是高才生。
17.生活就是痛苦,世上与你同享乐的比比皆是,可哪个愿陪你落泪分忧。
18.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虚幻的曙光比比皆是。
19.在华盛顿方面看来,中国好斗的例子比比皆是。
20.如今实行市场经济,这公司,那经理比比皆是,我早已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