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爵 子爵的意思
jué

子爵

简体子爵
繁体
拼音zǐ jué
注音ㄗˇ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jué,(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组词】: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3) 古同“雀”。

基本含义

指受封爵位的次级爵位,也用来比喻地位较低的人。

子爵的意思

子爵 [zǐ jué]

1.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英国第四等级贵族的成员,位于伯爵之下,男爵之上。

[viscount;]

子爵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爵释义:⒈大不列颠的第三等贵族,位于侯爵之下和子爵之上。 ⒉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
    • 2.
      前配释义:以前婚配的。 郭沫若《牧羊哀话》三:“子爵 前配夫人 金氏,十六年前早已过世。”
    • 3.
      同産子释义:指兄弟之子。《汉书·平帝纪》:“平帝 即位,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亡子而有孙若子同产子者,皆得以为嗣。”颜师古 注:“子同产子者,谓养昆弟之子为子者。”《后汉书·明帝纪》:“其赐天下男子爵……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
    • 4.
      命夫释义:古称受有天子爵命的男子。 《周礼·天官·阍人》:“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闢。”贾公彦 疏:“内命夫,卿大夫士之在宫中者,谓若宫正所掌者也。对在朝卿大夫士为外命夫。”《礼记·丧大记》:“大夫之丧,主人坐於东方,主妇坐於西方。其有命夫、命妇则坐,无则皆立。”《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於老疾,无不受冰。”章炳麟《訄书·刑官》:“是故司市之令……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
    • 5.
      子男释义:⒈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⒉儿子。
    • 6.
      楚子释义:⒈指 春秋 时 楚王。因 楚 君始封为子爵,故称。《左传·昭公四年》:“楚子 问於 子产 曰:‘晋 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故 魏絳 讽君於 后羿,楚子 训民於‘在勤’。”唐 张九龄《郢城西北樊妃冢》诗:“楚子 初逞志,樊妃 尝献箴。”⒉指 楚 人;楚 地。《汉书·高帝纪上》:“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楚 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从 杜 南入 蚀中。”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楚 子,犹言 楚 人也。”唐 皎然《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诗:“淮
    • 7.
      牟国释义:周朝时分封的子爵国,牟国故址在今山东省莱芜市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春秋末期亡。
    • 8.
      牧羊哀话释义:短篇小说。郭沫若作。1919年发表。朝鲜李朝子爵闵崇华反对奸臣与日本签订“合邦条约”,其继室李氏却勾结仆人尹石虎欲谋杀子爵,不料却误杀石虎之子子英。闵女佩荑为子英情人,闻讯后哀恸欲绝。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篇具有爱国反帝意识的小说。
    • 9.
      谷璧释义:六瑞之一。古代子爵诸侯所执之玉。

子爵(zij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爵是什么意思 子爵读音 怎么读 子爵,拼音是zǐ jué,子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