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zhuàn wén]
1. 写文章。
撰文 引证解释
⒈ 写文章。
引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内阁规制职掌》:“汉 中书撰文拟进,写轴颁发。”
国语词典
撰文 [zhuàn wén]
⒈ 撰写文章。
例如:「他撰文纪念已故世的恩师,内容深切感人。」
撰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文释义:⒈文书。 ⒉文字。⒊书籍。⒋撰文并书写。
- 2.
属词比事释义: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 3.
撰拟释义:撰写拟定。 《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顺治 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嬪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拟进呈。”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不必专切一人。积弊廓清,无能行其私智。”
- 4.
新文化运动释义: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纷纷撰文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前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白话文。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时的北京大学聘请新文化运动人物任教,使其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 5.
槟榔祭释义:1926年,一位笔名叫静闻的人在《东方杂志》上撰文谈槟榔食俗,里面提到“数十年前,我们这地方啖槟榔的风俗很盛行,差不多是一种居民日常所不可缺的食品之一”。
- 6.
武侯祠释义: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 杜甫《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屡入 武侯祠。”清 钮琇《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武侯祠,千古精灵想在兹。’”巴金《憩园》三十:“我的车子到了 武侯祠,老姚 夫妇站在大门口等我。”
- 7.
淑孝释义:贤淑孝顺。《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允礽 福金 石氏 卒。上称其淑孝宽和,作配 允礽,交勤歷有年所,諭大学士等同翰林院撰文致祭。”
- 8.
爨龙颜碑释义:南朝 宋 碑。碑额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爨道庆 撰文,赵次之、杜长子 等于 大明 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记 爨龙颜 政绩。用笔多隶意,书法雄强茂美。清 道光 年间为 阮元 发现而建亭护之,并为之撰跋。今碑在 云南省 陆良县,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为世所重。
- 9.
脩辞立诚释义: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10.
脩辞释义:《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本谓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
- 11.
起书释义:起稿、撰文。
- 12.
起文释义:⒈撰文;撰稿。 《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汉 郑玄 注:“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⒉向上级呈报文件。《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料得尸首已是腐烂,大大送个东道与 婺源县 该房,起文关解。”《歧路灯》第九九回:“谭绍闻 道:‘咱两个还得起文取结,方得部咨。’”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出鈌悬鈌,监贡举进某年中式援纳,曾否考职于某年月,起文赴部。”
- 13.
鬻文释义:卖文,为人撰文而接受报酬。
- 14.
鱼山释义:⒈《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⒉山名。即鱼条山,在河北满城西北。形如巨鱼,故名。⒊山名。在山东东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