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唾手 唾手的意思
tuòshǒu

唾手

简体唾手
繁体
拼音tuò shǒu
注音ㄊㄨㄛˋ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uò,(1) 口腔里的消化液。【组词】:唾液。唾涎。唾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例句】:唾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唾骂。唾手可得。唾面自干。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基本含义

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事

唾手的意思

唾手 [tuò shǒu]

1. 比喻极易。

唾手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极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勃(萧勃 )之别将 欧阳頠 军 苦竹滩,陈武帝 遣 周文育 总师,唾手而禽 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七:“若是从里面放起火来, 吴六 等人不被烧死,军心也乱,唾手可解决战斗。”


国语词典

唾手 [tuò shǒu]

⒈ 比喻事情容易做到。明·凌蒙初也作「唾掌」。

《红拂记·第四出》:「谢他肥马共轻裘,助俺唾手功名就。」
《西湖二集·卷二〇》:「待我将此诗送与曹侍郎看,功名自然唾手。」


唾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随手释义:⒈随即;立刻。⒉顺手;顺便。⒊信手;随便。

唾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唾手可取释义:很容易就能得到。同“唾手可得”。
    • 2.
      唾手可得释义: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 3.
      唾掌释义:唾手。极言其易。
    • 4.
      心感释义:⒈谓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王泽流人心感策》:“泽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⒉心里感动,感激。元 范康《竹叶舟》楔子:“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张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举止并定亲以前怎样先私下问他许多的话都倾心吐胆的告诉了婆婆。安太太 更是心感。”
    • 5.
      慎将释义: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 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 留。”颜师古 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 楚 汉 时官号,犹 明 之参将。见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 6.
      拾青紫释义: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7.
      毕对释义:谓了结因果报应。《太平广记》卷二九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安世高》:“有一人逢 高,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 大笑曰:‘我宿命负对,故远来相偿。’遂杀之…… 世高 神识还生 安息国,復为王作子,名 高。安侯 年二十,復辞王学道,十数年,语同学云:‘当诣 会稽 毕对。’”
    • 8.
      箱儿里盛只释义:形容事情之易,有如盛在囊里的东西。唾手可得。

唾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唾手可取释义:很容易就能得到。同“唾手可得”。
    • 2.
      唾手可得释义: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 3.
      唾掌释义:唾手。极言其易。
    • 4.
      心感释义:⒈谓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王泽流人心感策》:“泽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⒉心里感动,感激。元 范康《竹叶舟》楔子:“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张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举止并定亲以前怎样先私下问他许多的话都倾心吐胆的告诉了婆婆。安太太 更是心感。”
    • 5.
      慎将释义: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 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 留。”颜师古 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 楚 汉 时官号,犹 明 之参将。见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 6.
      拾青紫释义: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7.
      毕对释义:谓了结因果报应。《太平广记》卷二九四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安世高》:“有一人逢 高,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 大笑曰:‘我宿命负对,故远来相偿。’遂杀之…… 世高 神识还生 安息国,復为王作子,名 高。安侯 年二十,復辞王学道,十数年,语同学云:‘当诣 会稽 毕对。’”
    • 8.
      箱儿里盛只释义:形容事情之易,有如盛在囊里的东西。唾手可得。

唾手造句

1.任何成绩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

2.眼前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有谁能抗拒得了诱惑。

3.科学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事,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4.自古以来,要成就大事业绝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

5.他是书法家,写副对联对他来说是唾手可得。

6.主席职位李杰唾手可得。

7.强大的主力舰队无意中赢了一场唾手可得的胜利。

8.这件事不难,待我打通关节,自然唾手可得。

9.我们“雄鹰队”实力雄厚,要战胜初中“绿队”获得冠军,是唾手可得的事。

10.岁月,总在马不停蹄的日子里远去;友谊,总在天涯海角的距离里淡去;青春,总在唾手可得的际遇里离去。

11.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12.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他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13.这座奖杯,以我们的实力,可以说唾手可得。

14.这事虽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太难。

唾手(tuo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唾手是什么意思 唾手读音 怎么读 唾手,拼音是tuò shǒu,唾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唾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