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n,(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组词】:心不在焉。不复出焉。(2) 乃,才。【例句】: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焉置土石?(4) 文言助词。【组词】:又何戚焉。
qí shì,(1)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组词】:耆老。耆年。耆绅。耆宿(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2) 强横。 ◎ 古同“嗜”,爱好。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wū,(1) 房,房间。【组词】:屋子。屋宇。房屋。(2) 家。【例句】:“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3) 车盖,覆盖物。【例句】: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4) 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1. 古代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库尔勒与焉耆之间,地名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晋,现存遗址是唐至元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⒈ 古代寺院遗址。位于 新疆 库尔勒 与 焉耆 之间,地名 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 晋,现存遗址是 唐 至 元 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