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pī pì,(1) 君主。【组词】:复辟。(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组词】: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1) 开发建设。【组词】:开辟。(2) 驳斥,排除。【组词】:辟邪。辟谣。辟蠹。(3) 透彻。【组词】:精辟。透辟。鞭辟入里。(4) 法,刑。【例句】:大辟(古代指死刑)。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1. 邪僻的君王。
⒈ 邪僻的君王。
引《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
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以免祸耳。”
⒉ 君王。
引《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郑玄 笺:“辟,君也。君王谓 文王 也。”
《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郑玄 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